华真书苑1997
作者\徐一元
每次在西北路下车总会从华真书苑门前经过,知道华真在里面,还有她的猫。
从来没见过她忙碌的身影,书吧多年不咸不淡的经营已经将她造就成这样不温不火。如果这是影片中的一个场景,镜头会这样来表达:
场景一 西北路车辆拥堵,急驰中的车辆到这里都被迫缓行,驾驶者按着刺耳的喇叭伺机穿插超车。这缓慢中憋着恨不得一脚油冲过去的那股子劲,四处弥散着焦躁的味道。
场景二 西北路人行道,快镜头下人们行色更显匆匆,没有哪个人愿意在这街道交叉转弯处多逗留一分钟。
场景三 西北路华真书苑,华真的猫卧在吧台上疑惑的望着窗外如织的行人。起身,弓一下懒腰,换个地方继续卧着。最舒服的地方被华真占着,猫在那里追剧。
我有时路过会推门进去打个招呼,大多时候是径直而过,但也总是不经意的透过窗户望一眼。
她这里已然算得上是西北路地标性门店。朋友蓝湖先生说自己有好多年没去过了,没上大学前就去她那里借书看,大学期间更是常客,提起华真书苑都是回忆中在找寻什么的感觉。
这是个有很多故事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等待、被等待;欢聚又分离的桥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华真应该也不例外,兴许是在这里见的太多,她可能已经将自己置身度外。
墙上众多的油画中有幅人物肖像,我看像她。华真说是阮玲玉,我说是她;她认真的为阮玲玉争辩,我玩笑般的为她坚持了一下。
最初是想邀请她入刊《西域茶缘》走入华真书苑,也是这份茶缘让我认识了华真。她有自己的一套花草茶调配方法,那些瓶瓶罐罐中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她如数家珍,这是二十年间根据顾客喜好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积累。
这罐中不乏有一些难得的好茶,她也用来招待顾客,这是她待人的一种态度,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这天下车,路过时不经意间透过落地窗看到她在那里侍弄着盆中的花花草草,推门进去和她打个招呼。见我来,洗净手从工作台中拿出一饼普洱茶,让我帮着看看。
说是朋友送的,有些年头了,还有一饼已经招待顾客所剩无几。我接过茶端详了一阵,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因时间有限只能约在下次品饮,那是七三年的一张报纸包着八四年的一饼普洱茶。
当时我不确定的给她说:“这要是年份确实,价格老贵了。你舍得招待顾客呀!”她接着我的话说:“朋友送的,我也没想太多,泡给来的顾客喝,那是他们有口福!”
就是这样做事的态度让她结交了许多朋友 ,大家喜欢在这里相聚。签名售书的作者;为书中插图作画的画家;爱好写作的文青;还有我这个行色匆匆的背包客。
每次来到这里,华真的猫都和我打招呼。
在我生活中有三只猫可以拿出来说一说,排名第三的是加菲猫;排名第二的是厦门鼓浪屿叫张三丰的猫;排名第一的就是华真的猫。
透过它的眼睛你可以看到友善,像华真;透过落地窗看华真书苑很通透,这,也像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