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是指寻求解释神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即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科学。
神经科学将会是在未来,乃至全人类发展的巅峰。这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未来人类会以怎样一种方式存活。
大脑简介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细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血液,血液占到80%,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脑的血液为2000天内流经脑的血液为2000升。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人脑有100亿个神经元、1000亿个神经胶质细胞,脑神经纤维总长度达18万公里,可以绕地球四周。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一位从事意识和大脑领域研究的顶尖学者,有个著名理论称大脑为“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研究对象”。人类大脑中细胞或神经元数量的直接估测值,占大脑80%的皮质灰质含有60亿个神经元(是脑神经元总数的19%)和近90亿个非神经元细胞;小脑有大约690亿个神经元细胞(是脑神经元总数的80.2%)和近160亿个非神经元细胞。有趣的是,人脑中的神经元总数与可观测宇宙中的星系数目大致相同。成人大脑的记忆存储总量在 2.5PB 左右,宇宙所需的 1-10PB 非常接近。(1PB=1024TB)。人脑的神经细胞回路比今天全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杂1400多倍。每一秒钟,人的大脑中进行着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大脑神经细胞间最快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为400多公里/小时。
自私的基因
人类的大脑是上千万年的基因产物,每个基因都是最自私的。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创作的《自私的基因》中自完美的诠释了人类为了存活下去,基因是我们最残酷的决定,人类的本能就源于基因。基因为达到生存目的会不择手段。在生活中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保护自己的孩子,甚至付出生命。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还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表面上这种行为是无私的表现,但事实上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比亲生父母更有生育能力,这时侯人类的基因就会做出选择,为了使下一代的基因能更好的传承下去,上一代基因会付出生命以确保基因的传承。生物的个体和群体只是基因的临时承载体,只有基因才是永恒的,基因既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而且,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它们控制了生物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因本身能更多、更快地复制,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墓因是无所而不为的。不同的基因组合在一起,是基因之间的一种互相利用,目的也是为更好地复制。不同的生物运载着不同的基因组合、好的组合使所包含的基因都能成功地扩增,承载这些基因组合的生物也能兴旺发达,而不好的组合会导致所包含的基因的扩增不那么成功,承载这些基因组合的生物也会衰亡。这就从基因的自私性这一方面说明了生物的兴衰史,亦即生物的进化。
以雌雄之间的联盟来说:雌雄的结合好比是合作投资一家公司,赢利就是子女,雌雄之间的联盟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就哺乳动物来说,雌性的投资额更大些,这就决定了雄性更具乱交倾向,而雌性在挑选配偶时则更为谨慎挑剔,因为一旦投资失败,其损失远大于雄性。
生物间出现的利他行为,其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帮助别人是为了别人能帮助我。道金斯在书中举了不少这方面的例子。比如,海洋里有若干种小鱼虾,靠为大鱼做清洁工作来谋生。大鱼张开嘴巴,让小鱼游进游出为它剔牙、清理鱼鳃,小鱼借此而美餐一顿。这种共生现象就是生物界的互助行为,但是互助的初衷不是出自于利它美德,而是自私本性。那些永远张口就吃掉小鱼的大鱼,最后也许就死于寄生虫感染;而那些不做清洗工作、趁机咬上一口就溜的小鱼,也许更有可能被惹急的大鱼吃掉。经历无数次的博弈,只有互相合作的个体才得以代代繁衍,生存至今。也就是说,凭借自私的本性,同样可以演化出它的行为。
大脑开发
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脑潜能的10%,人脑开发是指大脑中的不断连接,不断相应感知,不断繁殖复制,以达到心灵遥感、控制事物、超感记忆(这是开发到25%以上的事情)当开发到15%时就会表现出卓越的聪惠,惊人的记忆。当开发到20%时就能够有照相机式记忆(过目不忘的能力)、感知万物等,这一阶段是指自身探索阶段,上文的感知万物是指自身能够感受到引力、小时候的深层记忆、比常人更敏感听觉、视觉、嗅觉等等,这种现象是神经元的大规模运动,皮质神经联节、离皮质投射、和细胞繁殖复制的结果,实现20%的开发是完全可能的。当人类开发到20%以上开发就不受限制,当然在往上继续开发就是非常艰难又危险的领域。在上文所述的基因的自私也恰好论证了这一观点,每一个基因都希望进化到最好的境界,并传承下去——全脑开发
大脑是基因备给我们的最好武器,当人类真正做到全脑开发时,只有两种结果:当环境适于生存时,细胞就会选择繁殖。当环境恶劣时,细胞则会选择永生。
杨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