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琐记》有感

鲁迅的《琐记》记录在《朝花夕拾》的第八篇,文章中描写了与衍太太相处的琐事,衍太太是农村妇女的代表,对人善良但好事多嘴,也是她成就了主人公决定去南京读书。描写南京读书花了很大的篇幅,学习洋文、汉文到读新书,再到学校被裁撤,把旧学堂,旧思想、旧风气写入在学校学习的各件琐事里;最后写了作者去日本前盲目听从换外币买十双白袜的事。                                      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所这在雷电学堂求学的事,校长提出了一个【华盛顿论】的问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到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                                       鲁迅先生通过具体琐事的描述深度刻画了那个年代的丑陋和落后,和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挣扎。这是文字的魅力,也是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
    溪水旁阅读 2,833评论 3 30
  • 1.《朝花夕拾》是一部 散文 集,写于 1926 年,最初在 莽原 上发表时名为 旧事重提 。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
    wj沧海飞歌阅读 5,475评论 0 16
  • 我想跟大家讲一下,我的那两位舍友的。 1. 小敏的日常:每天7点到9点这一段时间起床,有课早一点,没课晚一点。中午...
    启菲琦阅读 284评论 2 1
  • 明是非,毫无疑问,是智,但不是根本智。就如去区分善恶。 我更喜欢和谐,喜欢一团和气 书上常说: 大地,并没有因为有...
    石竹阅读 316评论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