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的学习指南
攻略一:沟通交流
攻略二:分享书本的知识,帮朋友解决问题
攻略三:收集“54个阅读学习法核心概念词”
攻略四:作业
海盗的守则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行动远远比知识更有价值,这就是洋葱海盗的信条:没有好不好,只有你行不行动。
学习的四种途径
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学习。这句话有三个角度:第一个是你自己,你的状态、你阅读的目的、你的时间,还有你的精力,这些都是你最需要关注的;第二个是你要读的对象,可能是纸质书,也可能是电子书,甚至只是一篇文章都没有关系,它们总体而言叫作读物;第三个是你的输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输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输出是你把大脑里的记忆发到朋友圈,或者你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所做的笔记、所写的便利贴。人、读物、输出,这三个是构成阅读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要素。
在仔细阅读一本书之前
第一个建议:要时刻关注你的大脑。
第二个建议,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去阅读,不要在筋疲力尽的状态下阅读,后者的效果会非常差。
在目录和序言里确定有哪些关键词需要关注
第三个建议是利用好你的注意力。要带着你的问题和目的去读书,
第四个建议是提升你的专注力。
锻炼你的记忆力
好书要读3遍以上
第五个建议就是,想要记住某些重要内容的时候,反复熟悉就好。
第六个建议是面对你的压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心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一旦进入心流的状态,我们就会很容易沉浸其中,不觉得疲倦。
阅读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焦虑状态,感觉有压力,想快点读完,或者读不懂;第二种是无聊状态,感觉读这本书好无聊、好枯燥,想尽快结束;第三种是心流状态,是在读某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到底是花了25分钟还是一个小时会完全忽略掉,我们处于这种心流的状态,可以流畅地与作者对谈。无论我们处于哪种状态——焦虑状态、无聊状态、心流状态,我们的目标都是进入心流状态去阅读,并保持下去,这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当你面对压力时,要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再一点一点地加大难度,就可以慢慢进入心流状态。
最后一个建议是,要强迫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
重点回顾:
第一,我们的大脑在阅读的时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的建议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时刻关注你大脑的很多偏好,尽量避免受到无用信息的干扰和刺激。
第二,我们要在自己精力充沛的时候阅读,而不是在精力不足、状态不佳的时候阅读。
第三,我们要让自己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要带着目的和问题去阅读。只有这样大脑才会知道,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关注什么。
第四,读书的时候要专注,提升你的专注力。如果觉得有难度,可以尝试用番茄钟来帮助自己。
第五,要增强记忆力,只有一个很笨的办法——复习。这个反复熟悉的过程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分享、测试、反复练习来提升你的记忆力。
第六,读书要从入门级的书开始阅读,要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要让自己的能力能应对当前的压力。
最后一个建议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读多久都可以,只要包里有一本书能随时拿出来看,阅读的习惯就可以慢慢养成,毫不费力。
现在的我,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我并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比读完10遍书的人都要深入。这种状态,呈现出来便是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别人眼里,你更容易用跨界的知识解决问题。因此读书不再与读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生命有限,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那些“低水平勤奋陷阱”里。
“碎片阅读”实际上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以自己碎片化理解的方式去学习碎片化的内容。时间是碎片化的,碎片化时间内对内容的理解也是碎片化的,学习的内容也是碎片化的。
李笑来老师的一个总结。他说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第一要看他是不是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第二是对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他是不是有足够的了解;第三是看他有没有系统的方法论;第四是看他有没有成功的经验。
洋葱岛第二关攻略回顾总结本章中我们先讲了碎片阅读的概念以及我们对它的理解。接下来讲到印象笔记等一些可以用到的工具。用好这些工具,我们就相当于掌握了构建知识体系的“砖块”,然后运用三个步骤:提炼——链接——融合。最后我们讲的是碎片时间。首先,你要明确你每天都有哪些碎片时间可以利用;其次,你要知道在这些短暂的时间里,你都要做成哪些事情,然后充分做好自己的安排和计划。
《全新思维》的书,里面提到的6种能力,第一是要有意义感,也就是说要保持探索人类终级幸福的愿望,要一直寻找自己的意义,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第二是要保持娱乐感,要拥有快乐的竞争力,要主动寻找快乐,就像洋葱阅读一样,不能老是讲干货,也要有好玩儿和有趣的东西;第三是要有共情力,要与别人产生共鸣,不能老是自顾自地叙述,要跟大家互动,要了解大家的感受;
第四是故事力,也就是要做生活的策划者,要设计你自己的人生,要游戏化自己的人生,不能循规蹈矩;第五是要有设计感,要做生活的策划师,要设计生活、设计旅行、设计一切;第六是交响力,也就是要发现系统和整合之美,要有系统思考的能力。
《演说之禅》快速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主题阅读可以提升阅读的广度,但阅读的核心必须围绕两个字——理解,要理解所有阅读的内容。某个知识点被我们不断地应用,不断地掌握,不断地去做分享,这种反复的过程就会让我们对这个知识理解得越来越透彻,掌握得越来越牢固。我从来不会强行记大量的信息,如果某个东西对我有用,我会坚持用下去,如果某个东西对我没有用,就算强行把它记住,过后还是会忘掉。
阅读专业的内容、自己需要的内容、需要了解底层规律的内容、核心的知识、延伸性强的内容、感兴趣的内容、读一遍之后不明白的内容……这些都属于需要深度阅读的内容,我们对于阅读是有自己的理解力的,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
深度阅读口诀练兵场寻找联系,探索“冰山”,多场景应用创意灵感来自:李叫兽深度阅读分为三个步骤——“练兵场”。“练”指的是寻找联系,“兵”指的是发现冰山,“场”指的是多场景练习应用。寻找联系、探索冰山、多场景应用——“练兵场”,把步骤口诀化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记忆,与之前的“因概少切复”的概念类似,都是很简单有效的概念。
锚定效应锚定效应(Sunk Cost)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或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思想固定在某处。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锚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初级理解★写摘要★标注重点★关键词关联记忆★文本材料图像化
前因后果(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相生相因):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者排除这些假设?(以观后效):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是我期待的吗?(自食其果):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适用边界(适得其反):有没有人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成本收益、态度能力)?这件事情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解决吗?(旁敲边鼓):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楚河汉界):无论是不同的观点还是类似的问题,他们和我的思路的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在商业领域有一个价值主张的概念,它包含了3个S:第一个S是Jobs,指的是用户平常做的工作、日常活动有哪些;第二个S是Pains,指的是用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觉到有哪些阻碍;第三个S是Gains,就是用户希望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提升。
那怎么把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①看完书的“封目序尾”,写下三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②阅读完后,回答这三个问题,并给自己写下接下来要完成的行动目标。③分析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需要做哪些努力,把它们细化到最小行动。④行动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MVP”(Minimum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即使是一小步,但每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