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过分沉重的话题,我们有时候会习惯于从一个平常的切入点谈起。这篇对于很多人而言意义特殊的事件,也和金田一系列很多篇章一样,从金田一、美雪、以及剑持警部的日常开始。
孤岛模式或者说暴风雪山庄杀人模式,个人认为一个很大的好处就在于,情景设定的不受限。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样的大背景,只要有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一群利益纷争休戚相关的人,故事就从来不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
金田一一行人路过悲恋湖时,被夕阳染红的悲恋湖仿佛带着血色般静静地流淌,而原野学长在叙述“悲恋湖传说”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的时候,在场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当然也会不由自由地思考,伦理和爱情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在真爱面前,伦理的潘黎真的牢不可破吗?或者说,真情也好,假意也罢,什么样的感情都要在道德允许的情况下发生?
想到这里不由得想提一提金庸笔下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记得有一期孔庆东讲金庸中有这样的评价,《神雕侠侣》真正可贵之处并不在武也不在侠,《神雕侠侣》从始至终在写的都只是一个爱情故事。而这个爱情故事,不论发生在五十年前,十年前,或者宋末纷扰的江湖中,它都同样动人心弦。
在这段爱情故事中,杨过是少了一条臂膀的,用现在人的视角看,他就是本事再高,也只能去参加呢残疾人奥运会。而小龙女呢,是被奸污过的,也就是大众视角里的“残花败柳”,可恰恰是这样两个人的结合,使观者无不心动,无不感慨,不仅没有丝毫的不和谐不纯净,反而处处透出一种圣洁之感。
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宋明理学十分盛行的宋朝,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爱情,不仅仅是对世俗伦理的挑战,也是对整个社会封建面的挑战。所以它不止是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也引发我们对整个社会现实进行思考。
而这里就牵扯到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符合道德伦理,什么是败坏道德伦理?
我思考之后得出的答案是,大多数社会形态下,绝大数人认可的就是正确。而这个正确的标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当权者以及整个社会氛围的变化而变化的。
回到悲恋湖传说上,兄妹相爱究竟对不对?能不能为人所接受?我不知道。但是个人而言,可以接受,我相信“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信奉“浮沉虽浪逝,欢歌趁今朝”,我不想生活有什么遗憾。可惜,我没有兄弟姐妹。
这个事件第二个让人深思之处就是“卡尔奈亚迪斯的木板”。金田一是这样描述这个传说的:“那是公元前二世纪的一个故事,因为船只遇难飘荡大海里男子抓住了一块木板,可就在这时,出现了另一个想抓住同一块木板的人,这个男子却认为,要是两个人都抓住木板的话,木板是会沉下去的,所以他就把后来的那个男的推开,使后来者淹死了。虽然得救的男子后来受到了审判,却没有遭到问罪。”而五木先生也解释说,在紧急避难情况下,为了使自己能得救,纵使牺牲别人,也不会被处罚。
人性,我认为,是经不起太多考验的。比如不要让你的闺蜜去试探你男朋友的忠诚心,这样的命题。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受到社会规则的束缚,做光鲜亮丽的“人”,可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可能连自己也无法预测。
金庸先生《连城诀》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大致是,一群江湖上声名赫赫的大侠被困谷底,开始时大家一心脱困,抱团取暖,可是当他们发现脱困无望的时候,活下去,或者说比别人更久地活下去就成为了他们的执念。在经历了绝望的挣扎后,这群侠客们,吃了死去的人的尸体,自相残杀,以求生存。
还有一句话,一本现代武侠小说中提到的,我很喜欢:请从绝处看侠义。
绝境才能映射人心,真恶真善,绝处也许一目了然。
而对与错,留予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