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走出舒适区吗?

2014年10月26日 (日) 台北 晴

早上11:20,手机传来德芬老师微信公众号的新文章。

看了标题,想了想,我愿意走出舒适区吗?我貌似很少待在舒适区,有时是自愿的,有时是被迫的。

2004年,我放弃了稳定的薪水与头衔,毅然出来创业,过着年休一日(对,你没看错,我只休除夕夜)的生活整整四年,最后破产负债收尾。

2010年,我在台湾待得好好的,就因为脑袋瓜闪过一个声音,就离乡背井,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到大陆来打拚了。

昨天是周六,大家都在放假,我一大早就起床,去中岭山上了一整天的课。中午吃饭只有10分钟,因为午休时间还得开会,晚上吃完饭就立刻开车回家写文章。其实晚上10点时我已经很累了,但是文章还没写好,所以我就边站椿边打字,忙完都快半夜12点了。

回想我的青春,就是一整个瞎折腾呀~

但想想其实这也没啥,根本不叫事。

以前听过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的故事,那才真叫做牛逼。

人都有惰性,早上都会想多睡一会儿,乔·吉拉德也想,可是他每天还是很早起床。他会在镜子面前告诉自己:「总有人会为我的早起付出代价!」。

乔·吉拉德的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人可以打破,既使他已经如此功成名就又富有,每天还是至少工作16个小时,84岁的時候仍然在全世界巡迴演讲,这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我愿意心甘情愿走出舒适区,是学习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之后。

大家都知道天然的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承受一定的温度、压力及的时间之后所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

若将温度提高到1100~1650摄氏度,将压力提高到40000~60000大气压,持续的时间延长到数亿年,就会成地球上最坚硬、也最珍贵的钻石。主要成分也是碳元素。

木炭和钻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元素,但两者的价值是天壤之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答案是:温度、压力及时间。

只要温度、压力及时间到了一个临界点,突破过去了,碳元素就会彻头彻底的产生不可逆转的质变。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看这阵子内地最大的新闻,就是阿里巴巴顺利到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马云先生成为中国首富。

在他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之前,不也承受了好几年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与压力吗?

人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这么优秀,只可惜多数人不愿跨出舒适圈半步。或是好不容易撑到高温高压的临界点了,结果熬不过去,选择放弃,打回原形。

所以别只看成功人士台上风光的一面,当他长时间处在高温高压的临界点时,你在干嘛呢?

很多人跟宇宙下订单,希望可以月入十万。

你很清楚若继续窝在公司当上班族,要月入十万有很大的挑战,透过投资或创业才可能有机会。

可是你手上资金有限,也没有投资与创业的经验,专业知识不足,再说景气也不是太好,于是你的内心与脑袋开始天人交战,因为这与你原本的价值观相冲突,你内在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自动激活。

出来创业或许冒险,但是并不代表危险,这只不过是让你脱离以往的舒适区,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你的未来。

毕竟离开舒适区会让你感到压力和不舒服,所以你会抗拒,无法很快做决定也是正常的。

但戴尔电脑 (Dell) 的创办人:麦克‧戴尔说的好:「经过评估,如果风险是我承担的起,那我就会去冒险。冒险不代表危险,缺乏冒险和突破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危险!

是呀~只要风险是我承担的起,最差的结果我也可以接受,那何不试一试呢?

在开始之前,尽可能的收集信息,学习相关技能,吸引合作伙伴,找到牛人扶持,将自己可以掌控的部份做最大的努力,其它的就交给老天。

我的个性是宁愿做给它后悔,也不要后悔没做。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不要高估1~3年的成绩,也不要低估10~15年的成就,更别用你现在有限的能力去衡量你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要当木炭还是钻石,自己决定。

秋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