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技术》杨恒等著

第一本GPS书籍

      这本书本来想探究AGPS的原理,这里整理下。对于AGPS和GPS的定位时间,有明确的理论数据。

第2章 卫星定位技术

2.1 GPS简介

       原理:覆盖全球的多颗定位卫星连续发射一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测量卫星到中断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最终利用多颗卫星的位置与距离计算出终端的位置。

      GPS轨道高度20KM,与赤道夹角55°,21+3颗卫星,提供的服务包括定位、授时、导航。GPS广播信号是3个伪随机序列的导航电文。

手册上也标注了L1&L2

C/A(Coarse/Acquisition)码序列——民用——1.023M——L1载波(1575.42M)

P码序列和Y码序列(Y是加密的P)——军用——10.23M——L1载波P码&L2载波(1227.6M)Y码

2.2 GPS原理

      GPS上有高精度原子钟,可认为所有GPS卫星发射极的时钟都是一致和正确的。接收到4颗(或以上)卫星信号时,就可以计算GPS接收机的位置。

计算公式  

     由于可以求出卫星发射机时钟和GPS接收机时钟之间的钟差,因此通过钟差对GPS终端时钟进行调整,GPS接收机就能获得与卫星上原子钟同步的时间——授时原理。

     上述的方程是一个简化模型,很多误差源未包含进来。所以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尽可能多的卫星来提高定位精度。这样会使上述方程成为一个超定方程组(方程数量>未知数4),在使用最小均方原则,通过迭代的算法计算位置和钟差的最优解。

      通过计算伪距的变化率,还可以测量用户侧的速度和移动方向,提供导航服务。

      GPS提供定位,授时和导航的前提是GPS接收机知道卫星的位置,而这个位置通过L1频点上的导航电文(50Hz)(NAV message)获取。导航电文以帧的形式组成,每一帧包含5个子帧,每个子帧10字(300bits / 8 = 37.5,解析估计是有N个前导码,看下图)

6S*5=30S,下载星历时间30S的由来

     这个是下载一帧的星历,但完整的导航电文包括25帧,持续时间要12.5min。

如图,任意1个帧接收到,都包含了星历,也就是30S参数由来

       导航电文中2/3/4/5/7/8/9/10帧的第4子帧发射的是第25颗到第32颗卫星历书数据(当然正常可以不使用),每一子帧传输1颗卫星历书数据。第18帧传送电离层影响的修正值、UTC和GPS时间的误差值。导航电文第1帧到第24帧的第5子帧发射的是第1颗到第24颗卫星的历书数据(历书和星历有什么区别?)

       星历(Ephemeris)是用来计算某一时刻卫星的精确位置和速度的参数,不同卫星星历数据不同。实际星历数据是对卫星所在的摄动开普勒轨道参数的扩展,有系统控制段根据轨道预测得到,并且每天集中上传到卫星。系统控制段想GPS卫星一次传递一个星历数据集,理论可用14天,卫星随时间推移每2小时冲中抽取一组进行星历数据播放。GPS接收机接收卫星广播星历有效期约为4小时(模组2小时)。

      历书,是时钟信息和星历信息的子集,传递所有卫星的长期粗略轨道位置信息。历书可以用于初始卫星捕获,有效期约半年。

    GPS接收机工作过程:捕获、追踪、导航

GPS接收机在捕获状态中需要进行卫星搜索、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是指P码和C/A码片同步,如果不知道卫星情况则需要对所有卫星进行搜索获取时间同步。因为传输过程有相对运动,所以不同卫星传播信号会有不同的多普勒频移,所以频率同步做更好的接收效果。

思考:GPS频率固定,首先多普勒频移微调,时间可忽略(至少得到粗略的信号)。而搜星主要是时间同步也就是编码搜索(匹配不同编码),这部分现在的芯片计算快,可瞬间完成。那么搜星最快是30S(完整星历&电文),但是一开始搜星数量少,逐步增加时间(频率同步)可能会更多卫星&位置准确。 最终——单独GPS定位最少30S-错了,12.5min,AGPS有星历,开启后直接接收&计算,在12S左右(2个星历,这个是猜的 20-12-13)

下面GPS指标,是答案!

2.3 GPS定位的主要指标

灵敏度:一般要求卫星信号-143dBm以上

时延:冷启动(下载历书,为什么不是星历);暖启动,下载星历(有历书,时间误差20S以内,地点误差100KM以内,速度误差25m/s以内);热启动,有历书、星历,定位计算直接从捕获卫星信号开始。

捕获卫星信号方法有串行搜索法、频域并行搜寻法和码相位并行搜寻法,每个厂家不一样。

如果有历书搜索星历定位可在30S以内,那么可以理解为24可卫星的信号现在的芯片可以同时解析

定位时延是捕获、追踪、导航3个阶段时间总和。仅以导航电文下载来考虑,在冷启动情况下,如果一个GPS终端完全没有其他辅助手段,则至少需要接受一个完整的导航电文后才能开始计算当前的位置。不考虑卫星捕获、信号监测等时间,仅仅接收导航电文就需要12.5min。暖启动情况下,由于GPS卫星历书有效期长达半年,如果GPS定位芯片存储上次定位时的历书,则再次定位只需要得到当前星历信息就可以GPS定位了也就是30S。暖启动和冷启动相比可以节省历书传递时间。传递完整星历的时延是3个子帧(或者1帧),因此暖启动时间至少为18S(或30S)。

历书,必须有,GPS芯片内部存储过;星历,每次定位实时接收&计算

误差:控制误差,传播误差,测量误差。和我们无关,暂时忽略

2.4 辅助GPS定位技术

       以导航电文为例,如果GPS接收机没有任何信息,则接受完整的导航电文需要12.5min,然后才能开始计算终端的位置。如果通过AGPS,即网络传输完整的导航电文可以在几S完成传递,降低时延。

      独立的GPS定位有一下几个局限,可以通过AGPS进行优化:

     1. 星历有效性和局现象——星历有效期内,需要正确接收和解码星历信息进行定位

      2. 灵敏度局限性——为了正常接收导航电文,需要接收机能持续,相对时间比较强的卫星信号(>-143dBm)

      3. 第一次定位时间长——星历信息30S重复广播1次,接收机要正确解调星历至少需要30S。城市中环境差,需要不断重新接收卫星的星历。GPS独立定位不能事先确定接收到哪个卫星的信息,需要搜索全部卫星。GPS不能事先确认GPS的频率偏移,需要搜索很宽的频率范围和全部的C/A码。

      AGPS可以将GPS定位计算所需要的的参考位置、粗略的时钟、星历、可见卫星列表、年历、扰码偏移值和多普勒频移传递给接收机。

AGPS传递的信息

     AGPS也需要搭建基站,一般覆盖半径500KM!一般认为每个WARN站接收的GPS卫星信息和当地的设备接收卫星相同。

中间就是GPS芯片厂的接收机

       AGPS首次定位时间TTFF可以从超过30S缩短到不到3S(估计这个误差很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