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被杀头,还会大声说“谢主隆恩”,为什么不骂狗皇帝?

在古装剧里,一定看见过这样一个场面:官员被判处死刑时仍然高喊“谢主隆恩”。虽然这一场面很常见于影视作品或文学创作中,但这并非完全虚构!

谢主隆恩

古代皇帝的权威远超你的想象

在古代,皇帝被视为“天子”,代表天命统治天下。臣民的生死被视为皇帝的“恩赐”,即使是死刑,也被理解为“天子之怒”的体现。

这一观念要求臣子无条件接受皇帝的赏罚,无论公正与否。

昏君

历史这种事比比皆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哪怕不靠谱,丞相李斯照做。隋炀帝“开大运河”,时间短工程大,大臣宇文恺、麻叔谋等督工,造成数万人累死。明成祖要诛方孝孺十族,锦衣卫杀了8000多人……

不管皇帝提什么,只要皇帝开了金口,就必须照做。

李斯听从秦始皇

古人强调家族的传承

公开谢恩可能被视为认罪伏法,以此换取皇帝对家族的宽恕。

历史上,许多案件会牵连亲属,而顺从态度可能减轻惩罚。

通过谢恩表现忠诚,官员可能希望史书记录时留下“忠臣”形象,而非“逆贼”污名。这样一来,才能保全家族的名声和未来。

古代世家

岳飞被害时喊“天日昭昭”,这是悲愤而非谢恩,宋帝赵构和奸臣秦桧本不想追究,却因此愤怒不已,这就导致他的子女家人受大宋朝追杀,岳家再无有人。

岳飞被害,宁死不屈

谢主隆恩由不得你自己

“谢主隆恩”的实质是皇权社会下对个体生命的绝对支配,通过文化驯化使连死亡都被赋予“恩典”色彩。

这一现象更多是后世对封建权威的符号化想象,但确实揭示了帝制时代权力与道德的扭曲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