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卫星
人们都说世界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如今的零零后们,正值青春大好年华,他们也逐渐成长了起来,有些人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承担了一份生活和家庭的责任,同时也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是还有一些同龄人,他们生活没有动力,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做一件事永远不能坚持到底,因为没有目标,所以不在乎终点在哪里。
他们就喜欢窝在家里,足不出户,整天抱着手机,聊天打游戏、看片追剧,要么就是网购外卖,恨不得吃饭喝水都有人代替,就是不出门,也不去找工作。再看看这些少爷公主们的房间,真是,唉!
有句话说得好:人,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还将这样到什么时候?我总是这样问自己,可总也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到底出在了哪里?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一个家庭,父母受教育的文化程度、家庭氛围、生活习惯、教育理念、家风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辨别是非的能力、做人做事的标准、待人接物的方法……他们且学且做且变着。
再说学校教育,都说要以德育为首,德育先行,可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恐怕所有的学校都把追求教学成绩和升学率摆在了第一的位置。因为上级部门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就是中高成绩、升学率、优秀率等硬性指标,而且每年还要在系统内部排名通报,老百姓心目中也只认可教学成绩优秀的学校,并且口口相传,追求名师名校。
然而,我们的德育教育又是一个什么现状呢?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很不乐观。这就有可能在早期造成学生思想的不端正、不积极、不思进取等态度和道德品质问题,长此以往,也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说一点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说孩子们大学毕业或者职业学校毕业以后,社会能多一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我相信他们就可能愿意走出家门,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尽快融入社会 ,既解了父母之忧,也减轻了家庭负担减少了矛盾冲突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我相信,没有哪一个孩子是愿意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的,他们正值青春最好的年华,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想体现自身价值,过有意义的人生。
人这一生,稍纵即逝,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成功与否,我都真心希望这一代年轻人,一定要珍惜机会,振作精神,奋力拼搏,拼一个无怨无悔,拼一个精彩人生,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子孙留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