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

我的家,不是我现在的家,是小时候住过的老宅子,三房两层的瓦房,房子前是屋檐头(就像骑廊一样,上面是平台)。

房子是偏东南方向的,我那时弄不明白,为什么要东南方向不是正南,正南阳光不是更好?问父亲,父亲也没有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他说是风水上的问题。直到后来看一些史书,会有这方面的解答,原来中国古时除了皇帝的房子坐南朝北,还有衙门也是坐南朝北以外,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房子都不能朝正南方向。

三间房子,中间那间大,我们叫堂间,平时吃饭、来客人、祭祖、过年等等所有事都在堂间。灶台是在堂间的左边房子的最北面,里外两口锅,在两口锅中间是水罐,平时不管是在外面的锅烧菜、做饭,还是在里面的锅煮猪肉,这两个水罐都能加热,尤其冬天,我们洗脸、洗脚、洗澡都可以用到热水而不用另外去烧水,很方便。烧得久了还会开,那就更方便了,不用重新去烧开水了。

我家的灶台,我上去的时间很少,一个是在家我最小,上台面的事大的人去做,所以父亲母亲不在的时候,哥哥就是老大,他炒菜,我烧火;还有一个是我也不喜欢做菜,在灶台后面烧火,看着火苗呼呼地往上串,比烧菜有意思多了,而且还可以煨番薯、煨年糕,还可以坐着、趴着,比烧菜好玩多了。

灶台边上有一口橱柜,有雕花还有油漆上的鸟儿花儿,虽然不名贵,但是我家精致的家具之一,另外还有堂间的角几台和父亲最得意的二十四勾子的八仙桌。记得母亲有时会把钱塞在橱柜里面的缝隙里,或者把好吃的糕点放在橱柜的最上面一层的最里面,厨房是母亲的地盘,这些事她常常干。厨房边上还通一扇门,通向隔壁的平房。

主房右边除了楼梯,就是安放番薯、谷物之类的,养蚕的时候用来放蚕,地上一排排地排开。

养蚕会招来蛇。

记得有一天晚上,一条两米光景的黑色的蛇,从右边房子里游了出来,我跟哥哥吓得既兴奋又害怕,两人手上都各自拿起锄头铲子,打算大干一场,母亲拦住我们不许动手,我们三个人瞪大眼睛眼睁睁地看着这吃蚕的凶手扬长而去,游出院子不告而别。事后母亲告诉我们家蛇不能打,是护宅的,打死家蛇会不吉利的,哥哥跟我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由于房子在山坡上,我父亲又把房子前后左右的地给换了过来,所以在主房左边靠墙造了一间平屋用来养猪关鸡鸭的地方,还有放粪桶,我们如厕必须要到平房里去。主房的右边,离主房十米左右打了一个草屋,用来放杂物,堆柴火。墙体是用黄泥切起来的,屋顶是用油毛毡上加稻草盖好,再用竹片固定住。因为不经用,过两年就要翻一翻,但除了油毛毡,其他的材料和功夫都自己出,所以省下不少钱。翻新的事也往往在冬季,没有农活的时候,父亲会带着母亲和哥哥做这些活,而我是不甘落后的,总要前去干点事,以示我的存在和能干。

屋檐头前面有一块平地就是我家的院子,院子并不大,只能容下两张晒谷的竹篾,从院子到屋檐头有三个台阶,都是用整块的石头搭起来的,特别牢固,在台阶中间用水泥做了一个平面斜坡,用来推自行车用。院子的外圈都是杉树,从1980年住进去,到我大学毕业,杉树长有碗口那么粗,干了杉树的枝还常常被用来点火,特别好用。现在想想父亲考虑得特别周到,在农村里,光打柴火就得花好个功夫,而且都要特意赶去山上,而父亲每逢秋季,就会给杉树整整枝,那些杉树枝就留在树下,等干了直接就可以拿来生火,想什么时候用都可以。

院子左边上种一棵银桂,秋天时开花,很香,很好闻。桂花树再向南边一些是几棵梨树,梨树春天开满白花,可夏天结果不多;再向北边一点是两棵樱桃,我好像从来没有注意过樱桃什么时候开花,至于果子也是结的很少,就算有还没等摘就已经成了鸟儿的腹中之物。

院子右边是进家的路,路边有一株长得很高的棕树,跟房子同龄。棕树边上各有几株桃树。在我的记忆里,桃树是特别好种的果树,桃子不但好吃,粉红粉红的桃花很美,跟院子左边的梨花相映成趣。记得学校放学回家,第一眼就看到桃花,心情特美。我还喜欢摘几支回家插在父亲的杯子上。父亲是一个特别爱惜粮食和作物的庄稼汉,但是摘桃花这件事他从不说我,因为我家在山湾里还有一大片桃树林,家门口的桃树就是供我们玩的,可偏偏这桃树不但花开得好,桃子也结得多。当桃子成熟的时候,有时晚上想吃桃子,就可以打开路灯去摘几个来解解馋。现在想想,那都是福气,这样的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有在回忆中才有。我喜欢吃桃子,大概就是为了记忆中的美好。

房子后面是一大块竹园,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来回忆这些靠近窗台的竹子。竹子是白象牙笋,壳白且薄且肉厚水分足,父亲挖的笋都只是刚露头的,挖下去很深才能把整棵笋挖起来,很费功夫,但价格比别人家的都卖的高,因此父亲总是不遗余力地卖力干,希望多卖几个钱,毕竟这也是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家对面有一座山,叫将军山,将军山上有两块将军石,一块大的大将军石,一块小的小将军石,除了大小不一样外,形状一模一样,每一块将军石上都有一块像帽子一样的石头,叫将军帽。我们村叫将军村,这石头叫将军石,很威风的名字,我常常以此为自豪。我们这个将军村,跟其他地方的将军村还是有所不同,因为我们这里的将军年代更久远,是在明代,出了一个叫顾鼎臣的将军,后面成了代王,位极人臣,顾鼎臣有三个儿子,长子叫顾振邦,官拜吏部尚书(就像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二个儿子是边关总兵,第三个儿子被皇帝招为驸马。据父亲说,顾鼎臣去了昆山以后才发的家。我查了百度,昆山确有顾鼎臣这个名人,但没有说是从浙江过去的,但在诸暨的方志可以查到顾鼎臣,是从我们将军村出去的,将军村原来不叫将军村,叫顾家坞。就是现在,将军村已经没在了永宁水库下了,但要认亲戚论辈分,大家还是要从顾家坞开始说起。顾家坞村里没有人姓顾,大多姓陈,大概我们的祖辈都是外来户。

写后记:

汪曾祺写了《我的家》,于是我也想写写我的家,我的家记忆太多,现在又不可触摸,所以情感就特别多。本来想写几百字,但是一不留意就两千字了。

我记得之前写过类似的文章,那是在带着不舍,心疼的情感下写的文章。现在又隔了些年,情感的匣子慢慢闭上且珍藏。今天我没有带着眼泪,只是凭着记忆中家的图画,然后把这些用文字描绘出来,写完了一阵轻松。如果那一年我模糊了家的模样,就可以到这里重新寻回“我的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