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到多久的历史,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丘吉尔这句话用在商业世界里尤为恰当。阅读商业史会发现一个事实:商业史就是不断地自我重复。
回顾美国零售简史,我们会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东西。在零售世界里,消费者的需求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对于“多快好省及优质售后服务的追求”从未改变,变化的只是这些元素的不同组合。每次零售业态的变化都伴随着经济的变动、新技术的出现……
19世纪80年代,随着铁路的大规模铺设和邮政业的发展,“邮购”逐渐成为主要的零售业态。而在此之前,主要的零售方式以“夫妻店”为主,类似于我国农村的代销店。由于夫妻小店无法覆盖到广阔的大农村,而这些人的消费需求又需要得到满足,于是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零售业态。
说到“邮购”,不得不提起邮购巨头企业希尔斯。当时美国的铁路大规模铺建和邮政业的发展,使得这一新业态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希尔斯本人极其聪明,他起初用低价收购城里人闲置的物品,将其用较高的价格买到农村。此外,他还是一个很厉害的文案高手,用简洁的文案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最后,他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如货到付款,不满意无条件退货等。这些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服务,其实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过了。
邮购模式最火的时间应该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零售业的发展从不会停止脚步,另一种性价比更高的零售业态随之诞生——简易连锁小店。
简易连锁小店较夫妻小店、邮购有如下优势:首先,它有独立的仓库和车队,这样就能直接对接制造商,摆脱中间商对货源的控制,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其次,每家店铺只有一位经理负责,装潢也较简单,降低成本,将其让利客户;最后,这种简易的连锁小店不提供上门送货服务,减少库存,这样进一步优化了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这种模式主要以降低成本为主,将其让利消费者,因此在”省“方面有较大优势。
不过,在连锁店走向巅峰的时候,又有新的零售业态要产生了,这就是:超级市场,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超市。但在超市走向繁荣之前,大型购物中心才是主流。
二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白领和中产阶级的范围迅速扩大,这部分人有了新的消费需求,而传统的那些零售业态很难满足他们,于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身的大型购物中心应运而生。
接下来零售业将要进入20世纪70年代,即大型折扣超市的爆发期,其中尤以沃尔玛为代表。熟悉历史的应该知道,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消费者对价格的重视程度尤为明显。沃尔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降低成本,让利消费者。首先,在选址上走向郊区开店,单店面积大且租金便宜。由于汽车和冰箱的普及,使得人们去郊区购买大量商品都成为了可能。其次,沃尔玛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压低制造商的价格;最后,节俭的文化贯穿沃尔玛全身,其自身员工的工资也较低,因此也招来了许多诉讼官司。
商业史就是不断地自我重复,零售业依然在不断地自我迭代。近年来”新零售“异常火热,但无论零售业态如何改变,其目标都是为客户提供”多快好省“的服务,形式都是对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重新组合。零售没有新旧之分,只有更好效率的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