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本次习作要求,让我感觉有些许丧心病狂,深感言辞乏匮,苦闷难解,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半句。秉着一颗见贤思齐的心点开别人的文章,希望才疏学浅的自己能够触类旁通,学习别人别具一格、自出机杼的构思,但发现看完后他们的构思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只好作罢。
怎么办?一边看百无聊赖地翻着黄皮书,一边漫无边际的发呆。想像自己是文曲星下凡,突如其来地文思泉涌、出口成章,能够得心应手,文不加点地写下这篇让我想放弃语文的习作。可是回归现实,望着依旧空白的纸,我又开始埋怨自己的不学无术。为何不平日择善而从,含英咀华?真是无地自容,自惭形秽啊!很好地验证了“今天你对语文爱理不理,明天她让你高攀不起”这句直击灵魂的毒鸡汤。以前的我对语文不屑一顾,认为文言文聱牙诘屈,艰深晦涩,玄之又玄,根本不想潜心钻研。自以为文学常识这些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繁文缛节,不用游心寓目。背诵64篇也是期期艾艾,吞吞吐吐。一到考试就原形毕露,穷形尽相。但我对此漠不关心,置若罔闻,始终相信自己天赋禀异,可自学成才。然而现实给我当头一棒,成为“哀之而不鉴之”的典型案例,落得临渊羡鱼的后果。
我挠头骚耳,坐如针毡,不知如何是好。思绪飘过喧闹嘈杂的马路,把刚刚的悔恨甩到九霄云外。奶奶家与我们家比邻而居,那边应该是喜气洋洋的吧,是年味儿啊。那边高朋满座,孩子们嬉笑打闹,大人们高谈阔论,吞云吐雾。那对因生计被迫劳燕分飞的小夫妻久别重逢,决定在桑梓之地共揽鹿车,同甘共苦。啊……等等,我不是在写作文吗?我是谁?我在哪里?有七步之才的董仲舒学习目不窥园,你知之甚少怎么能心猿意马,一心两用?赶紧拿起镜子看看自己俊逸潇洒的帅脸,平静了躁动不安的心脏后,终于拿起了笔,蓄势待发。
不行不行,我还是觉得词不达意。再次悄悄冥冥地溜进别人的主页,发现段某的习作字字珠玑(在此强行安利),令鄙人自叹不如,击节称赞。她对高三党的分析可谓是不刊之论,我对此不赞一词。
此乃小女一孔之见,登不上大雅之堂,真真是贻笑大方了!
(PS:全片总共78个成语,写得我怀疑人生…钱老师,说好每天一小时呢?你应该是个小骗纸……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