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
一 警惕过度倾诉,不要过度倾诉
这里说的是更隐蔽的服从性测试——倾诉(最简单的服从性测试-让你帮忙拿东西,看你好不好拿捏)
目的:早期识别恶意的关键,防止过度倾诉(自己对外,或者外对自己)
关键语句:
1 所以任何发展得太快的关系(亲情 友情 同学同事情等等),任何不合时宜的倾诉,都要警惕。
2 边界感要强,保护边界不被侵犯
3 更微妙的试探也意味着背后更大的动机,也更邪恶
刚认识不久只说过几次话的人,忽然分享过去的伤心事,比如以前的不好的经验。用意是看你是否同情她,是否感觉关系更近了。如果你因此觉得对方信任你,跟这个人关系更近了。对方就会知道你好拿捏接下来就会一步一步对你进行捕猎。
因为很多宝子的原生家庭就经常跟他们卖惨,并且包装成一副,家庭成员关系紧密才分享的假象。导致在这方面的边界就很薄弱。因此信任了对方。所以任何发展得太快的关系,任何不合时宜的倾诉,都要警惕。这不是自私和冷漠。我们要保护好自己。为什么我用了倾诉这个词而不是“卖惨”因为这种倾诉跟直接卖惨博取同情还是有些区别的。它更微妙试探的意味也更大背后的动机也更邪恶。
原生家庭喜欢过度倾诉的
还有就是有些比较单纯的宝子因为原生家庭中父母就特别喜欢过度倾诉导致他们认知失调,认为那是一种诚实和真诚,这种家庭长大的人也会过度倾诉,这种情况通常是不带试探目的的真诚的分享。心理不够成熟渴望被同情被理解。这种行为很危险,这样会让很多人抓住把柄摸清你底细,让会保护自己的人对你敬而远之。
父母控制欲极强的
还有一种过度倾诉是来自于父母控制欲极强的家庭,这种家庭的父母会用各种方式和压力使子女跟他们分享自己的计划,想法等因为控制欲极强的父母要时刻要掌握自己精神奴li的思想。这样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在压力和焦虑中进入祥林嫂模式。一旦发生什么不顺利就疯狂的需要不断的倾诉。这种状态也是很致命的很容易被npd拿捏。
小结
总之就是自己不要在现实中过渡倾诉,如果想倾诉分享和别人一起分析尽量匿名咨询是相对安全的。同时也一定要警惕现实中身边的人的过度倾诉,对他们的目的多加判断!
二 反PUA之相信你自己的感觉/直觉,提高思辨和看到事情本质的能力
很多时候,有些人会以“我是为你好”或者还有人会说”相信我“之类的很奇怪,普通人不会随便说出口的话(一般人都会“逃避责任”,比如可以试试,应该有用,等等 但不保证有用之类的),或者“全世界最。。。。”又或者“超级无敌。。。。”等等之类的,又或者是你觉得不太对劲的用词用语,态度,和行为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各式各样又类似的例子,我们要学会相信自己的感受/感觉/第六感,感觉到一点不对都要警惕,不要自己找借口将之抹去,更不好自欺欺人,得过且过觉得没什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因为我们对人们恶意/善意或者有问题的人/思想的判断还是很敏锐的。
善意会滋养一个人,恶意会摧毁人的生命力。是不是为我们好,以我们的感受为主,打压就是打压,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语言上的,亦或者是潜移默化的或者无意识的被人操控着的还是来自于外界的。我们要做好防御,保护好自己,最好是极早识别,极早防御。
小结: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思辨能力,一定要联系剥去那些弱化某些词语力度的修饰,要有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
可识别的心理操控术 Psychological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包括:
1 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即通过否认事实或扭曲现实让对方质疑自己的记忆和感受,
2 情感操控,如过度的批评、情感勒索或间歇性的奖励和惩罚,让对方在情感上更加依赖和顺从。
这些原理共同作用,逐渐削弱一个人的心理抵抗力和自我主张,使其更容易受到控制和操纵。这种过程往往是渐进的,使被控制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信和自主性。
三 在你和你的感觉之间加一道缓冲带——克服n的氛围虐待ambiance abuse”
n特别善于使用肢体语言,环境氛围向你传递一种压迫,一种让你不舒服的感受?
一方面是n本身就是坏人我们的身体是有感是的,另一方面n很善于营造压迫感。让你胸闷气短,无法放松,感觉好像 n随时会做出危险的举动一样。人一旦感觉的压迫紧张恐惧就会无法清醒理智的思考。这时候 n就更便于操控你。它是无声无息,没有明显证据可循但是能感受得到的一种虐待。它是指培养、传播和增强一种恐惧、恐吓、不稳定、不可预测和烦躁的氛围。因为其中没有可追溯的明显虐待行为,也没有任何明显的行为,所以经常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对n的猎物起作用。
所以平时要在你和你的感觉中间加一道缓冲带,记住千万不要试图去隔离你的感受和感觉,而是当你产生某种感觉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是不是某人故意让我有这种感觉呢?
四 建立强切宽的边界感
不管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保护自己的强边界感。躲离隐形虐待!
红线一般是最后的line,如果有些人上来就试探红线,说明这个人有问题。而边界并不只是针对红线,虽然每个人的红线不一样,边界应该远远大于红线。比如,某些人群的红线是性,那么边界就应该不只是性方面的,什么有意图的/故意的 牵手/触碰 拥抱 离得近等等就是应该设置的边界。如果有人的红线是一些词语或者某些行为,那么也应该扩大其边界的设置,当然正常人是不会时不时的就去触碰别人的红线和边界的,如有想/故意/有意触碰的人,那千万要小心了,不管是谁。尽量远离这种不正常的人,或者都不能称之为人的人。
---------------转载来源于小红书 RR老师超幸运
很多N“暴露”来侵犯你的边界,骚扰你的神经。却假装不经意。比如我发现很多男npd,喜欢穿裤子穿很低,还特别喜欢蹲下来,屁股沟都露出来却假装毫无察觉。这个人如果是父亲或者男性长辈在未成年女孩子面前这样行为,然而很多很多人都会反应不过来,认为他们只是无意的。(感觉像是精神病一样
我还听一些宝子们说她们婆婆在家上厕所不关门,或她老公上厕所她婆婆进去。这些看似无意的,但都是一种隐形的虐待,给你看你不想看的,说给你听不想听的。这都是有自恋型倾向的人才会做,正常人都是想着怎么保护好自己的隐私。npd利用这种隐秘的,让你不舒服的画面和语言对你的边界进行一种侵犯。也可以说是一种服从性测试,久而久之你和npd之间的边界就会弱化,这更有利于他们吸你的能量。
还有一种就是语言上的暴露,讲一些让你不舒服的内容,等等奇葩言论。同时也一定要警惕就算是亲人长辈,稍微让你听到,看到不太对劲的东西,都不要觉得是无意的,很可能多半就是有意的。人们隐蔽的试探可以有很多形式,一定要识别,如果你不明确表示解决拒绝,和远离这个人,你会不知不知觉成为一个边界感薄弱的人。
我经常用这句话提醒我自己:“所有的无意都有刻意的成分,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无论有意无意,感到不舒服第一时间不要去怀疑自己是不是误解对方了,只对对方言行造成的结果作出判断!
----------转载结束
精彩语句:
1 没有被清晰看到的信念才是主导我们命运的秘密
2 对于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慢慢的缩小其对我们负面的影响
3 感到不舒服第一时间不要去怀疑自己是不是误解对方了,只对对方言行造成的结果作出判断!
4 在压力下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决定
5
五 收起你的善良——N是类似的,易识别的——知己知彼
有些人说N只有在亲密关系中才会展现出来,其实不一定,当然亲密关系是最好识别的,因为你和对方呆在一起的时间久,能观察到 看到的也就更多,同时N也会更加肆无忌惮。但并不是只有在亲密关系中N才N的,同学 同事 老师 老板等等都有可能是N,而我们其实也早感觉到了不对,只是当时的暂时无法解释而已。N是有缺陷的,是有迹可循的 ,同时N也是类似的,易识别的,当你感觉到不对时,那就是了,你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尽可能的去远离,当然有很多宝宝会说,万一无法远离怎么办?那就尽量减少接触,实在要接触也最好不要单独接触,熟人人越多越好。其实N确实恐怖,但如果你遇到N也说明你的善良的,高价值的,只是“还小”不知“虎狼”,这对你来说就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了,不好说是好是坏,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有好有坏,但至少让自己更加的了解自己的缺陷了,比如:“过度善良”等等。
---------------转载来源于小红书 RR老师超幸运
NPD的行为模式之所以惊人一致,是由于一系列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一致性并不是源于系统的学习或模仿,而是通过自然的心理倾向和对环境的反应逐渐形成的。比如缺乏同理心,对自我过度关注,对权力和控制感的极度渴望。这些先天(或早年形成)的倾向加上NPD通过不断试探,发现哪些行为能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他们利用人性中共有的弱点,比如在压力下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决定,具有同情心等。来进行操控。自恋者会筛选最容易被操控的。然后通过互动,慢慢摸索出哪些行为能得到自恋供给。例如,他们发现直接贬低会让别人远离他,他就学会了先爱的轰炸,靠近对方骗取信任和依赖,再用隐蔽的形式暗示对方的低价值,来贬低对方最有效,最不易被发现。人的弱点是共通的,这些手段能帮他达到目的,他就不断重复使用,最后npd形成的行为模式就惊人的类似。
这其实是件好事,这可以帮助我们辨别npd,也能了让我们避雷,好不让自己的弱点被利用。
----------转载结束
(本篇文章大部分来自小红书 RR老师超幸运,只是做了一些整理和小结)
特别感谢 RR老师超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