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我们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总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支撑。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这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特征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独特国情和发展道路,也为我们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回顾历史,中国人民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艰辛和挫折。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对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历史性突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文章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这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不仅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展望未来,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这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不懈奋斗。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终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充满希望和挑战的道路。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秀玉 延平区梅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