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野狗》,全文不足500字,却被说是《聊斋志异》中最恐怖的故事,它不同于《画皮》等故事,读来虽令人骇然,但纯粹的妖魔鬼怪,毕竟离生活很远。而《野狗》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黑暗时代的缩影。
《野狗》讲了什么?
《野狗》的故事实际上很简单,你想啊,500字能难到哪里去?
故事发生在清朝初年,天下还未稳定。故事主人公是个叫做李化龙的村民,行夜路至城外,却遇上了夜行的官兵,因为怕被官兵滥杀无辜,就躺在死人堆里装死,待到官兵走远了,却看到了更加恐怖的事情——一只野狗,正在啃食人的尸体:
“兽首人身,伏啮人首,遍吸其脑”。
李化龙吓得赶紧把头扎进了死人堆里,为什么?因为这狗不光吃人,还专爱吃人脑,死人脑都吃,活人脑那新鲜劲儿,岂不是更加美味!
讲真,以前吃火锅吃烧烤,我最爱点一份脑花,自从看了这个故事,我戒了。
李化龙这就叫鸵鸟心态,你把头藏起来,看不见,就不会被吃了么?对于野狗来说,那是无差别吃人,一个一个来,总会吃到你的,最后李化龙实在躲不过了,摸到一块碗大的石头趁野狗沉迷于美食,突然暴起伤狗,朝着狗脑洞DuangDuang一顿砸,砸得狗嘴吐血,成功反杀,留住了自己的姓名。
“李骤起,大呼,击其首,中嘴。物嗥如鸱,掩口负痛而奔,吐血道上。”
蒲松龄先生向来惜字如金,就这一段反杀,要拍电影,起码是20分钟以上的戏份,但是蒲松龄只用20多个字,却写得生动传神。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问题来了,我开头说这是一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这什么野狗明显就是假的啊,而且也没有那么恐怖嘛。
那是因为,我只给你讲了故事的结尾,却没有讲故事的开头。
于七之乱
《野狗》这篇故事,最恐怖在于故事开头八个字:
“于七之乱,杀人如麻”。
《聊斋志异》中有许多恐怖的篇目,如《画皮》、《尸变》……但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不去追究其思想,也无非是当成鬼故事听罢了,但《野狗》不一样,“于七之乱”是真正的历史事件,是真正给社会和百姓带来过恐怖的一次叛乱。
只简单说一下“于七之乱”:于七这位老哥拉起大旗,要反抗清廷,由于声势太过浩大,清政府当时还没有完全稳定局势,只能招安,并授予于七栖霞总把一职,可没几天于七又觉得当朝廷走狗没有自己当土皇帝好玩,于是又叛变了,这次的队伍势力比上次呈倍数增长,这场叛乱,前后历经十五年之久,当然,最终于七失败了。
《野狗》的恐怖之处
《野狗》的恐怖之处,不在于于七之乱本身,而在于叛乱失败后,清廷对于七叛乱地区的无差别报复。什么叫无差别报复?你只要是生活在于七叛乱地区范围内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为叛党,都得死。
所以故事开头为什么主人公李化龙要走夜路,因为白天你根本不敢出门,当时像李化龙这样的老百姓,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都是躲在深山老林里面的。
还有一点前面说了,为什么李化龙看到官兵就要躲,而且那么合适,随便往地上一躺,周围就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因为当时整个叛乱地区,几乎已经没有活口了,那是真正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野狗》这个故事,讲的就是那个时代的黑暗恐怖。
故事中还有个细节,说野狗的叫声如“鸱(chī)”。鸱是《山海经》中记录的一种怪兽,是猫头鹰的一种,在民间,素有猫头鹰是不祥之鸟的说法,谁听到了猫头鹰的叫声,一定会倒霉。
所以这个“野狗”,代表着不祥,代表着噩运,在那个黑暗恐怖的时期,怪兽“野狗”是什么?世上当然不可能真有这样的怪兽,它代表的就是杀人如麻的叛党和官兵啊。
对于老百姓来说, 无论是于七叛乱,还是清廷出兵围剿,无论谁胜谁负,倒霉的都是老百姓,不是吗?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最后,你说《野狗》恐怖在何处?
野狗就在每个普通老百姓的身边,百姓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这是战乱带来的悲哀,是最深层的恐怖。说来也讽刺,官兵,本来是守护国家保卫百姓的,却和叛军的疯狂行径没有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