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dis简介
Redis是一种高级key-value数据库。它跟memcached类似,不过数据可以持久化,而且支持的数据类型很丰富。有字符串、列表、散列HASH、集合、有序集合。所以Redis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数据结构服务器。
Redis的所有数据都是保存在内存中,然后不定期的通过异步方式保存到磁盘上(这称为“半持久化模式”);也可以把每一次数据变化都写入到磁盘里面(这称为“全持久化模式”),本来可以采用memcache,但是memcache的value只包括string类型。远没有redis的value类型丰富。redis也支持主从复制机制(master-slave replication)。redis的其他特性包括简单的事务支持和发布订阅(pub/sub)通道功能。
二、redis持久化
redis需要经常将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磁盘来保证持久化。redis支持两种持久化方式,一种是 Snapshotting(快照)也是默认方式,另一种是Append-only file(缩写aof)的方式。
1、Snapshotting(RDB)
快照是默认的持久化方式。这种方式是就是将内存中数据以快照的方式写入到二进制文件中,默认的文件名为xxx.rdb。可以通过配置设置自动做快照持久化的方式。我们可以配置redis在n秒内如果超过m个key被修改就自动做快照,下面是默认的快照保存配置:
save 900 1 #900秒内如果超过1个key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300 10 #300秒内容如超过10个key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 。
2、Append-only file(AOF)
aof比快照方式有更好的持久化性,是由于在使用aof持久化方式时,redis会将每一个收到的写命令都通过write函数追加到文件中(默认是 appendonly.aof)。当redis重启时会通过重新执行文件中保存的写命令来在内存中重建整个数据库的内容。当然由于os会在内核中缓存 write做的修改,所以可能不是立即写到磁盘上。这样aof方式的持久化也还是有可能会丢失部分修改。不过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告诉redis我们想要通过fsync函数强制os写入到磁盘的时机。有三种方式如下(默认是:每秒fsync一次)
appendonly yes //启用aof持久化方式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收到写命令就立即强制写入磁盘(最慢的,但是保证完全的持久化,但不推荐使用)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钟强制写入磁盘一次,在性能和持久化方面做了很好的折中,推荐
# appendfsync no //完全依赖os,性能最好,持久化没保证
RDB优点:
1、适合于恢复到各时间段版本的数据。
2、适合灾难性恢复、恢复的速度快。
3、操作很频繁时,rdb方式性能高于aof方式。
RDB缺点:
1、当数据很大时,持久化所花时间会越来越长。
2、服务器dwon机时,可能会丢失部分数据。
AOF优点
1、用AOF持久化会让Redis变得非常耐久
2、AOF文件是一个日志追加文件,易懂和便于分析,因为aof文件是以redis协议进行保存的。
AOF缺点
1、对于相同的数据集来说,AOF文件的体积通常要大于RDB文件的体积。
2、AOF的速度可能会慢于RDB
三、redis单机版安装
1、解压
tar zxvf redis-3.2.1.tar.gz
2、编译和安装
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我这里是放在/usr/local目录下面进行解压)
cd /usr/local/redis-3.2.1
make命令执行完成后,会在当前SRC目录下生成多个可执行文件,分别是 redis-server、redis-cli、redis-benchmark、redis-stat,它们的作用如下:
redis-server:Redis服务器的daemon启动程序
redis-cli:Redis命令行操作工具。你也可以用telnet根据其纯文本协议来操作
redis-benchmark:Redis性能测试工具,测试Redis在你的系统及你的配置下的读写性能
redis-stat:Redis状态检测工具,可以检测Redis当前状态参数及延迟状况
3、修改默认的redis.conf配置
修改默认的几个配置为:
daemonize yes
pidfile /var/run/redis.pid
timeout 5
dbfilename wangjing.rdb
requirepass 123456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配置信息
redis.conf配置选项如下:
daemonize yes是否以后台进程运行
pidfile /var/run/redis.pid后台进程pid
bind 192.168.159.128绑定主机IP
port 6379监听端口
timeout 5超时时间(秒)
loglevel notice日志记录等级,有4个可选值,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
logfile stdout日志记录方式
databases 16可用数据库数
save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就设置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900秒(15分钟)内至少有1个key被改变
save 300 10 300秒(5分钟)内至少有10个key被改变
save 60 10000 60秒内至少有10000个key被改变
rdbcompression yes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
dbfilename wangjing.rdb本地数据库文件名
dir ./本地数据库存放路径
slaveof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IP及端口
masterauth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连接密码
requirepass“123456”连接密码
maxclients 200000最大客户端连接数
maxmemory设置最大内存,达到最大内存设置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后,任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
maxmemory-policy
maxmemory-policy六种方式
volatile-lru: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进行LRU(默认值)
allkeys-lru: 是从所有key里删除不经常使用的key
volatile-random:随机删除即将过期key
allkeys-random:随机删除
volatile-ttl: 删除即将过期的
noeviction: 永不过期,返回错误
appendonly yes 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更新日志文件名
appendfsync everysec 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默认值)。
vm-enabled no 是否使用虚拟内存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 max-memory 只可以使用内存的最大值 如果超过了此值就使用虚拟内存了交换是使用次数少为主放在虚拟内存中去。默认值为0。
rdbcompression yes 当wangjing .rdb数据库的时候是否压缩数据对象
4、启动redis进行测试
启动:./src/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3.2.1/redis.conf
用redis桌面管理工具测试是否连接成功
代码测试:
可以看到在此目录下面对应的数据也持久化了
redis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G1LsE9 密码:xe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