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我和孩子们一起换老粗布床单。
我换得快,三下两下就”搞定”了,我一看孩子们,有的还没铺平,有的还在理一个角,有的还没打开床单。
我刚洗漱完,就听到平和一边哭一边说,“我就是不会铺这个老粗布床单,又重又大”闻喜说“你还没铺就说铺不好,没志气”
平和又“”谁说我没志气,我有志气”
正修在旁边说,“有志气就铺来给我们看看”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我一看闻喜铺得床单,对比我自己铺的感觉惭愧了。他铺的床单,平的没有褶皱,四个角边都整整齐齐。
我转个身,看到正修铺的床单就更惭愧了,他那个床单铺得得边是边,角是角,整个床面光洁,看上去就是一种享受。
我一边重新铺自己的床单,努力铺得跟孩子们一样的好,然后鼓励闻喜正修谁去协助平和铺床单,后来闻喜去帮助平和。整个铺的过程没有记录,因为中途我去做早餐,等我回来,平和很开心的跟我说,“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床了”。我一愣,当看到他的床,一切明白了,人家的床已经铺得漂漂亮亮了,闻喜是教他铺,而不是替他铺的,是靠他自己整理的有真实的成就感,满足感,欢喜感。
许多父母都觉得只要等孩子长大,自然而然就会懂得如何收拾整理了,但是收拾整理能力并不是那种长大了就会突然拥有、一蹴可及的能力,反而是需要慢工出细活,仔细深入练习的。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能体悟收拾整理的满足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