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有幸参加了“县直三小教育集团、学区联盟教学研讨暨第9次大教研”活动。这次活动研讨的主题是:语文:略读课教学策略、学习方法如何在课堂落地。
三节展示课,加上小语教研员席利平老师的经验指导,一个上午过的紧张充实,收获满满。
第一节,做课的是三小二年级的屈静老师,她教授的是《寒号鸟》一课。课堂上屈老师细腻的课堂设计、口令化的课堂组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屈老师在复习环节紧扣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的课程要求,从生字的书写到形近字的辨析,把第一课时学过的字词扎实有效地复习了一遍。复习中汉字书写的口令、学生评判对错的手势规都很整齐,课堂组织规整有序,从根本上杜绝了孩子开小差的可能。
第二节,做课的是中语组的刘杏辉老师。她教授的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在这节略读课上,刘老师先带着学生复习了本单元学习的预测方法,在既定方法的引导下带着孩子们由简到难地一步步预测课文中的情节。填空式的预测范式使孩子们既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又不偏离课堂主题。
第三节做课的是中语组的王伦芝老师,她执教的是经典文例《故宫博物院》一文。这节课上王老师以练为主,将本单元学到的有目的的阅读这一技能落地生根。课前王老师同样带着孩子们复习有目的阅读的内容和方法,课堂上学习单的形式,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实现教学目标。孩子们展示出来的精彩“导游解说词”,彰显了王老师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的高效成果。
整个活动最精彩的要数席老师的点评和三小张校长的总结了。席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对这三节课做了精准的评价,并从理论的高度讲解了略读课如何操作。她告诉老师们“要揣摩教材习题编写的意图,有策略地使用课后习题”。“略读课上,教师在评价时,要有目的地指向学生学的方法、用的方法以及使用情况”。最后总结时,张校长犀利地指出了此次教研的不足之处,并告诫老师们:“双减”下,老师们没有课余时间可用,也没有体音美课可占了,要想提高成绩唯有向自己的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还中肯地告诉老师们:我们教研的目的是让老师们能更轻松地教,学生们更轻松地学。
的确,老师们自己都体验不到课堂的快乐,如何会让孩子们体验到课堂的快乐。是呀,一个人永远给不了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
成长是自己的事,没人可以替代。更何况教师又是随时都需要更新知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