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没有自己的思维模型,学再多的知识都是低水平的重复。(李善友)
下联:已有自己的思维模型,学更多的知识就是高水平的突破。(纪星羽)
横批:常思一二(纪星羽)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代表作,该书结合作者半个世纪的研究和思考所写。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何诺贝尔经济学奖会颁给一个心理学家?经济学和心理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心理学+科学=认知科学。
原来,丹尼尔•卡尼曼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大脑结构并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如何影响行为和决策。通过研究,他发现,大脑占人体重的2%,却消耗人总耗能的20%;人的大脑做决定有两种方式:系统一和系统二。其中,系统一往往不耗用能量,它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决策;系统二却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为它通过逻辑思维、推算等方式来分析并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认知偏差:框架效应、禀赋效应、证实性偏差等等。
框架效应是指即使面对同一问题,随着问题表达方式的不同,人们的最终选择也会不同。比如:如果我告诉你“庄周梦蝶仅停留在庄子醒后思考究竟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这个境界就不再继续往前面思考和推演了,但是,笛卡尔却以此为基础最终推演出“我思故我在”。那么,你很可能认为笛卡尔比庄子更厉害。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而笛卡尔出生于1596年,也就是笛卡尔约比庄子晚出生2000年,而我们知道后人一般都是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开始研究,并且提出一个好问题往往比解决这个问题更重要。那么,你就很可能认为庄子比笛卡尔厉害多了。
禀赋效应是指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人们往往容易过高评估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估他人的能力。放大自己拥有的技能的优势,同时容易忽略他人的优势。比如:文人相轻这个成语就可见一斑。比如:好多人喜欢追求名牌手表和LV包包等,一旦他们拥有,则会觉得自己很高端、有面子,而且喜欢到处去“炫耀”、认为他们过上了高品质的生活,从而看不起身边没有使用这些名牌商品的人。再比如:在一群高学历的人群中,那些刚刚拥有高学历证书的人往往比拥有多年的人对这个证书的评价更高、期许更大。
证实性偏差就是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比如,作为国学爱好者,我非常拥护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符合我自己信念或观念的信息时,我就认为它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并认真去品读;如果遇到三观相合的人,则会想多与其聊一聊。比如,《纪氏宗谱》中记载着姓氏“纪”是源于“姜”姓,所以每次当我遇到姓姜的人就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如果刚好这位姓姜的人正好在国学方面的造诣也比较高,那么,我就更喜欢与他/她接触。然后越接触就越觉得好多年前我们本就是一家人。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竟然会有这么多的认知偏差(bias),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减少甚至避免认知偏差影响决策呢?
1、常思一二。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思一二”。我想说,人生不重要的事十之八九,常思一二。不仅要思考第一性原理、非连续性和第二曲线,而且在思考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时应该多思考系统一和系统二。做决策前,自己先观照一下,哪些用系统一解决、哪些用系统二解决;做决策之后回顾一下该用系统二解决的事情是否按正常程序决策的。
2、小事由系统一做决策,大事由系统二做决策。(参见上一段)
3、将熟练掌握的技能调到系统一,拓展系统二的处理能力。比如,我的驾龄已有20年,开车已经驾轻就熟,目前开车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不耗用我的脑力,纯属于条件反射;再比如,我在华科大和武大分别系统学习了至少两遍MBA相关知识,由好多年前的教材只有英文版本到2011年武大MBA毕业,可以说MBA的思维框架和相关思维模型早已进入系统一,不用太费脑力。因此,毕业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国学,并自发地写了多篇刻意练习。因此,有部分写作能力也进入系统一,比如本月23日,有位亲戚让我帮忙给社区党支部写封感谢信感谢他们经常送现金和物资给她,而我提笔10分钟就引经据典地写完了这封感谢信。这说明,虽然我不是党员,但对于报效祖国、报效党和人民的思想以及写作早已进入系统一,不用耗费很大的能量。而我目前就将更多的脑力用于开拓系统二的能力,比如:做奥数题、在混沌大学学习等等。
在线上或线下听课,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听老师讲课那就是只用了系统一,如果我们深度思考并刻意练习则开始运用系统二。祝愿每个人都在人生旅途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