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1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11)

2010年6月7日下午,我在教育厅26楼会议室参加了教育部在京召开高等学校学风建设视频会议。

在京直属高校主要负责同志、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负责人等在主会场出席会议。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部直属高校设立了100多个分会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普通高等学校领导和专家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主持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精神,提高认识,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全面推进高校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工作。

陈希指出,教育部党组一贯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注重从弘扬高尚学术道德和严查学术不端行为两方面入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陈希强调,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惩防结合、标本兼治,既重视思想认识和诚信文化等软约束,又重视监管和惩治的硬措施;既解决当前问题,又构建长效机制,努力营造高校优良学术环境和高尚学风氛围,引领社会风气。

陈希要求,把学风建设摆在高等教育工作的显要位置,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抓紧抓好。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体系,把学风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办学管理的全过程,深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各个层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和健全学风建设的检查监督机制,完善工作流程,指导督促所属高校的学风建设,建立完善覆盖全国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网络。高等学校要做到以育人为中心,一手抓学科建设,一手抓学风建设,两手都要硬。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学风建设机构,完善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落实倡导优良学风的制度规范,落实改进学术环境的举措。

北京市教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和西北大学负责人在教育部主会场分别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本地区、本单位加强学风教育,完善科研制度的措施做法和经验。

我们学院在4月出台了《学院学风建设行动计划》,设定了学院未来3—5年学风建设行动的路线图。我作为学院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的常务副组长,参加了全国性的学风建设会议,深感学风建设责任重大。

从3月开始,我们每周都进行学风情况的检查,每月都召开学风建设诊断会,确保我们的学风建设计划顺利执行,取得好结果。

学风建设是体现在每一位教师或学生,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生活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求学院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在实处,教育教学工作来不得半点敷衍和懈怠,要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也是学风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学风建设行动要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激发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从学生的思想性、文化性入手,把良好的学风建设从思想转化为自觉的习惯。

4月8日,我主持召开了学院学风诊断会议,陈六明副院长,教务处、学生处负责人,分院系部书记,学工秘书和部分班主任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宋绮辛处长对学院3月份学风检查工作做阶段性小结,学生处吴寿清处长对3月份学风动员、班会和学生出勤等情况做阶段性小结,信息系副书记陈贤平分析本系学风状况,信息系班主任郭永刚老师分析说明08计应B和09计应A、B班的学风状况和整改措施,民航的班主任邵天舒老师分析说明09航运B班的学风状况和整改措施。会议就下一阶段的学风建设作了讨论,分析。

5月25日,我主持召开了学院学风诊断会议,教务处、学生处负责人,分院系部教学副主任,书记和信息技术与应用系、工商管理系,外经贸系,基础部的部分教研室主任参加了会议,我通报了学院开学以来得教学,课题管理,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学生到课情况。

分析了学院学风建设的问题,改进,提高的意见和具体工作。

我强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上做文章。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知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注意捕捉专业前沿动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举案例,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注重借助知识传授讲解方法和规律。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必要条件。任课教师应该从严管理课堂教学,经常督促学生加强学习。教师要消除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建师生间融洽的气氛,当学生喜欢了老师,也就喜欢这门课程。

我以为学风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它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贵在坚持。优良学风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它引导学生追求真知、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坚持教育和治理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建立并完善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

教育部设立学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指导检查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接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指导协调和督促调查处理。

教育部通过召开全国高校学风建设座谈会和电视会议的目的就是坚决反对不良学风,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

学风是校风和大学精神最重要的组织部分,是一所大学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涵。好的学风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和谋发展的基础。

“古今贤文,在于勤学。一字一句,皆是艰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2025年6月3日星期二农历乙巳年五月初八忆记于杭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