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谣》是我喜欢的一部爱情片,陈坤、徐若瑄、李冰冰演绎了一段跨越海峡、大时代动荡之下,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2006年上映,时隔十二年,在201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同时获奖的还有时代经典《庐山恋》。
《云水谣》有部分片段在鼓浪屿取景,据说当时拍摄的时候,鼓浪屿永春路一度成了陈坤的粉丝们竞相打卡的焦点。或许,这里也上演过许许多多的的一眼万年和擦肩而过。
如果说阳朔是一首悠远的情歌,那么鼓浪屿就是一首青春活泼的情诗,就像莫吉托一样充满着韵律,又像崭新的教堂一样,充满着圣洁和交织着古典的荣光。
第1次到鼓浪屿被热了个半死,5月的天气没想到厦门竟是如此的炎热,早上美美化好的妆容,吹好的头发不到10分钟便踏在了脸上,滴答滴答的滴着水,我也顾不得那么多,开始去探寻鼓浪屿神秘的面纱。
然而出师不利,没走多远,我便迷路了。手机导航也没有用,鼓浪屿上的巷子大大小小太多了,似乎从刚从这个迷宫里出来,又掉入了另一个迷宫,就像我们的人生,如果自己没有清晰的方向,那么很容易变成了迷宫里的苍蝇,找不到出口。而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飞起来,就像玛雅图腾里的蓝鹰,当我们飞起来的时候,把我们拉大我们的时间空间格局,我们便会一览众山小,会很清楚的看到,哦!原来出口在这里,离我如此的近。
鼓浪屿异常的炎热,而它上面星棋密布的美妙的景点让我不得不去探索,最吸引我的是《云水谣》的永春路和钢琴博物馆,一路问一路导航我总算到了。
永春路不算长,却搜集着不同风格的老别墅,而14号老别墅第一眼就抓住了我的目光,白墙,红窗,圆顶和简欧的立柱勾勒出悠远的异域风情,就像一个安静的欧洲少女,沉默不语,却让人移不开眼睛。夕阳西下,婆娑的树影给别墅描绘出了漂亮别致的眼影。
鼓浪屿上的每一个所在,都精致而小巧,然而五脏俱全,在钢琴博物馆,我看到了来自一百年前世界各地的钢琴,大的小的,红色的,咖啡色的,黑色的,淡棕色的,以及已经坏掉的。那里还有世界上最小的玩具钢琴。
在钢琴博物馆,是一座半玻璃的落地式建筑,外侧有湖水,一池清水把这个建筑倒映的玲珑剔透,像极了钢琴斜板上的漆面,我在钢琴博物馆里流连忘返,想起了小时候开始学琴的日子。父母非常支持我,我说我喜欢,于是他们就买了琴回来,拜师,带我学习,每个周末妈妈陪我去学琴,为我抄曲谱,回来打着拍子配我练习,感谢妈妈天生的音乐才华,感谢她天生的好嗓子和好乐感,每每我在弹琴的时候,妈妈总是很羡慕,她说在她小的时候非常渴望能弹琴,但是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钢琴?妈妈就在宽竹席上练习,宽宽的席子上,一片一片成了妈妈儿时的钢琴。后来工作了,妈妈还自学了小提琴和吉他,音乐的美好在妈妈的生命中一直流淌,一直流淌进了我的血液里。
傍晚时分,钢琴博物馆快要关门了,但是我依旧不想离开,或许是因为这里的阴凉吧,也或许是因为这里充满着音符的灵魂,在这里,我感觉到每一个琴键似乎可以自动流淌出音乐,我感觉到这里有鼓浪屿自带的心跳,这是那美丽的歌声与微笑。
夕阳落山,我爬上了日光岩,我第1次得知日光岩,是因为朋友带来的饼,鼓浪屿的特产——日光岩的南瓜饼,非常好吃,香甜而不腻,酥软而不粘,就像年轻人之间妥妥的爱情,你来,我欢喜,你走,我不送,干净利落,晶莹剔透,不粘不腻。
傍晚时分爬日光岩是最好的时候,快到顶的还是有一些陡峭的,当我爬上最高的那块石头,很是开心,我坐在那里一条腿弯曲,一腿伸直,双手环抱着膝盖,侧颜而笑。我请下方的人帮我拍照,觉得自己简直是天下第一美,哈哈哈!而当我看到照片的时候,自己哑然失笑了,那不就是80年代父母们拍照的标准姿势吗?看来果然基因强大,不由自主的拍照姿势也是有着它强大的生命力,在血脉里被自然承接流传。
游走在鼓浪屿里,好几次迷失,后来,我索性关闭了导航,就这样走吧,走到哪里,就算哪里,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呢,虽然有一个大方向,但是我们却不知道途中会经历怎样,这也是人生的惊喜所在吧。
鼓浪屿的土笋冻很好吃,而很多人不敢吃,它听起是“笋”,其实是海底的沙虫,把它熬制成胶状物,然后蘸上醋汁,入口即化,很像果冻,然后又很有嚼劲,脆脆的。香甜的,本来没有味道,被蒜醋汁平添了几分生机。
我还很爱鼓浪屿的蛤蜊煎,每每吃到它就想起电视剧《转角遇到爱》,浓浓的软软的台湾腔,把蛤蜊煎几个字叫出一种嗲嗲的香,让你没办法拒绝。这里的蛤蜊煎很香,不像在其他任何城市的美食街上吃到的那种没有了海的气息,而在这里,能吃到大海的生命力,能吃到不含一丝泥沙的纯粹,能吃到蛤蜊裹着蛋液的馨香。再浇上一些番茄汁,是我最爱的搭配了。只要在鼓浪屿或者厦门市区,我每天必吃,喜欢极了。在吃的方面,我非常能够入乡随俗,甚至有超乎当地人的潜质,在云南,我可以吃饵块,在大理吃虫虫,在丽江,我被包浆豆腐深深吸引。
食物是一座城市的味道,也是一个城市和感官交合的交集,在这里,在舌尖上,在口鼻中,在眼睛里,在手上,我们的五感瞬间被食物打开,眼耳鼻舌身都被它吸引,被它召唤,于是奇妙发生了,本来不相干的食物入口,入鼻,入耳,入心,它们变成了我,我和它们合而为一。
鼓浪屿有许多有名的小店,比如赵四小姐的店,每次去即便都不买什么,我也会在那里逛上几圈。那整个一墙壁的都是彩色的小罐茶,从紫色到绿色,从红色到黄色,缓缓而来,彩虹一般灿烂了茶的滋味。店里还有一些精致的糕点,红豆沙,绿豆沙,南瓜,紫米,每一种听起来并不特别,但吃起来却很有一番风味,似乎吃到了旧旧的时光。
鼓浪屿上所有的食物都把鼓浪屿的气息包裹了进去,有一次误入了一家叫做鼓浪屿食品厂的地方,我对厂这样的地方很有眷恋,因为我小时候就是厂矿的环境当中长大的,那里似乎记载着中国一个时代的发展,记载着一代人的青春。
在鼓浪屿食品厂这样一个名字非常落地的地方,我却看到了古铜色的留声机,粉红色的洋娃娃,碧绿色的台灯,人们在里面选东西,并不说话,并不张扬,轻轻地拿起来,轻轻的放下,似乎怕打扰了这里的每一段时光。店员穿着民国时期的短裙和对襟衫,梳着马尾辫,微笑着看着我,她们不做导购,只是当你问题的时候,笑盈盈的温暖回答,像极了那个热心的同班同学。这里的食物,比街上的更便宜,吃起来更有一番新鲜和手作的味道。我特意留了他们的电话,回家之后买过好几次送给朋友们,他们都甚是喜欢,我似乎成了半个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