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觉盛夏,忽而已秋,时光真的太过匆匆。转眼,又要和八月说再见了。
八月,没有了七月里妹妹的陪伴,恢复了日常的生活节奏。
退休以后,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已经完成,也就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的接触。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先生一起,完成照顾九十岁公公的日常起居,尽最大的可能,满足他的一切愿望,让他安度晚年,我们也内心坦然。
这样的生活,自然繁杂又单调,好在我喜欢一有空闲就约着先生到外面走一走,到公园、到田野、到大自然中去,看看风景,拍拍照片。虽然来去匆匆,但能行走在太阳下、微风中,看蓝天白云,云卷云舒,便感到生活挺美好,人生还有意义。
其它居家的日子,我也尽可能地在让自己开心,怀着对生活的感恩,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已近花甲之年,取悦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不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包围中,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自己,八月里能继续保持平和的心态,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保持每天更文的节奏。不为别的,只为记录生活,不让自己陷入无聊的思虑中。不去纠结文字的好与否、多与少,深刻还是肤浅,写出来,就是对自己的疗愈。笔下的文字,大多是美好的风景,心灵的感悟。看见美好,心情自然美好,我的快乐很简单。
八月走完了,便也预示着暑假的完结,学生将陆续开学。我也在八月的一个月里,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尽可能地复习上学期在老年大学学习的绘画、书法课程。虽然老师并没有布置作业,但是,作为学生,不管年龄大小,只要做了学生,就要为自己负责。不奢望短时间内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享受挥动毛笔书写、绘画的过程,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精神上的愉悦。
每天的时间终归有限,人的精力同样有限,时间花在这里了,自然就影响到其它方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练习书法、绘画方面花时间多了,影响到了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八月只在做家务的时候听了两本书,一本是《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这是一本收录了汪曾祺、季羡林、老舍、史铁生、徐志摩、林徽因、张恨水等十多位文学大家的经典散文合集。书中展现了这些文学大家们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更通过他们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时光流转中的美好与温暖。有一种能引导读者,在时光清浅之处,找到内心的安然与宁静的魅力。
另一本是作者大老振的经典作品《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2》。在这本充满理性思考与历史深度的经典诗词读本中,作者沿着时间线索,引领读者与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李煜、柳永、晏殊、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伟大的诗人相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流畅淋漓的文笔,从诗词中观照诗人的人生,从人生中总结诗人的诗词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月里,我依然尽可能地早睡早起,规律生活,适度运动。毕竟,没有了身体的健康,一切将无从说起。
虽然伤春悲秋没有意义,但有时候又不能不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不经意间,一眨眼就是一天,走着走着,八月又即将过完,2025年只剩下了最后的四个月。人生总有太多的来不及,时间走的太快,似乎昨天还在盛夏,一转身就到了秋天。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回头就是一辈子。
秋天和夏天一样,同样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又与夏天不同,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山野万里,藏不住秋天的爱意,斑斓的色彩,深情又浪漫。
生活的朝起暮落,一半是过日子,一半是过心情。愿今后的时光,自己依然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
期待九月,换了一个季节,也希望换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