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必看:比35岁危机更可怕的是,你以为与自己无关

以前觉得35岁很遥远,现在猛然发现,18岁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以前觉得中年危机,也与自己无关,现在才发现,其实,人到中年,每个人都会有需要自己,独立勇敢迈过去的坎。

这个坎,可能来源于工作职场,也可能来源于家庭和生活,迈过去了,这坎不过就是个槛,而没有迈过去的,可能就不得不为此付出百倍努力去偿还,当然,无论如何,生活还得继续,也依然要为了生存努力,毕竟这人间,依然热辣滚烫。

就拿阿长自己来说,以前虽然也会有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但是这两年,随着年龄步入而立,随着这两年市场大环境的急转直下,即便身在世界500强大厂,眼看着身边的同事,甚至不少高管,在大环境下,也难逃失业被裁员的命运的时候,这种中年危机便具象化了,这种焦虑情绪,显得格外的明显。

尤其现在DeepSeek等AI来袭,从事的品牌市场、营销策划和文案工作,跟设计、编程等一样,都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一类岗位。

那么,很多人可能就会问,这种中年危机?究竟是什么呢?

也许每个人理解可能不一样,感受也不尽相同,但是一句话总结起来:其实就是随着年龄增加,个人身心体力下降 ,又加上面对着日趋严重的职场升职加薪压力,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压下的无力、焦虑。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个人所拥有的能力、财富积累,与实际上面临的社会和家人重压,以及个人自我期许,高要求和责任担当出现的巨大心理落差。

尤其是40岁到60岁阶段的中年人,往往面临着多方面问题,包括事业、健康、家庭和婚姻等。在这个阶段,个体可能会感受到岁月对身心的威胁,尤其是女性在45岁以后进入更年期;同时,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焦虑、紧张和自卑等情绪。中年晚期危机最为严重,当人们离开工作岗位退休在家时,活动范围减小,社会地位下降,可能会感到若有所失和内心空虚。

中年危机,在大数上可概括为“四无”:无望、无力、无聊、无奈。具体表现为心理上的焦躁纠结、易怒,感情上的离婚、婚外恋、分居,身体上的不适或病理性病变,以及职业发展的不顺利,如失业、倒闭、转型失败等。

所以,理解了中年危机的本质是什么?或许就清楚了——中年危机并不需要抵御,也基本上无法抵御。

我们真正要做的,恰恰是正确认识中年危机,改变对待中年危机的态度,合理地接受中年危机。

因为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拒绝年龄的变老,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心态永远年轻,充满活力,也允许自己偶尔放松,接受自己的平凡。

人到中年,最主要的就是学会和自己和解,不再跟自己拧巴纠结 。

如果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首先,如果是还未到30岁的打工人,那就是趁着年轻,一定要多经历多体验,勇敢去做去尝试,不给年轻的自己留下任何遗憾。毕竟,成功的人生,并不只有一种答案,他可是我们各种人生经历和体验的总和。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作家余华在他的新书《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对于这个话题给出了他的哲思,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强烈推荐大家买来看看,书中就曾说过:

真正让人焦虑的并非孤单、贫穷或衰老,而是随着岁月流转,我们逐渐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按照内心的喜好去生活。

其次,如果可以,尽量让自己在35岁前,存够自己认知和能力范围下财富,人80%的烦恼和焦虑,都源于没足够的钱 ,另外20%,则往往是需要更多的 。

第三,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兴趣爱好、核心能力或特长,并且可以靠着这个能力,很好的让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第四、除了工作外,尽早培养自己副业的能力,储备可以不依赖职场,不用每天固定打卡上班的资源和经验。

第五、尽早开始科学的理财,养成储蓄的习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第六、如果可以,尽早找到一个跟自己三观一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爱人 和另外一半,有时候,任何危机,不过是因为缺少安全感,而一个成熟的另一半,可以是我们最坚强的铠甲,也会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不论做什么,都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持,永远相信你、鼓励你、支持你,那么便没有任何跨不过去的槛,没有任何翻不过去的困难。

所以,好好善待自己的中年危机,勇敢地向前。下期开始陆续分享,35岁大厂打工人,是如何开始自救指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