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心点染墨香中
空山花落,月影徘徊。透过彀纹,穿过浮光思渚浸入那流动的墨香中。
与国画的相遇是那样自然,望着爷爷认真的身影,丹青翰墨间一幅栩栩的画随跃然纸上,我陶醉其中。此后,我便日日与墨香相伴,或在熹微的晨光中掬一抹晚霞的余晖,或在刺骨的寒风中绘下梅的傲骨,直到日暮月升。
但与水墨的相遇终是不易,看看眼前毫无生机的墨兰,烦燥一点一点涌上心头。钟摆轻叩钟壁发出嘀嗒的走动声,更让人心乱如麻,窗外的红霞染江的丰边天,我如坠深渊。
一个熟悉的身影渐星轮廓,是爷爷走了过来看看满面愁容的我,爷爷摇头哭笑,随仔拿起毛笔,轻蘸墨汁,提笔悬空。时间好似静止一般,针表也仿佛放慢了脚步,忽然,爷爷大笔一挥,尽情泼洒墨色,笔酣墨饱,浓淡自宜……清雅烟淡的兰舒展了生命力,一个"静"字跃然纸上,摄人心魄。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我似乎传得,水墨画不局限于眼中,还需静心感受。这一次,我调整呼吸,清心入静,在重拾毛笔的一瞬,置身于那专属于墨香的世界。指光微微用力,笔锋瞬间被压扁;提笔竖立,笔墨似精灵般在纸上跳跃轻舞。我仿佛看到那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在这墨香间翻腾。渐渐地,墨香熏陶了身体,抚静了心神。
风掠过,掀起层层涟漪。夜暮袭卷了整个天空但留下了满天破碎的浮光点亮心房。墨香在笔触间流动,终于有了灵魂。
衣袂渐远,如今再看爷爷的墨画,我似乎理解了静心点染的水墨丹青里,蕴藏着爷爷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是热爱,亦是传承。一笔一画中,藏着一寸一隅深沉的光。
成长之路难免有磕磕碰碰,爷爷的字画却在我心中生了根。只要心静,即使身处困家,也能同爷爷一样从容自苦,找到破去而出的生机。
爷爷的书画,家征着他对文化的热爱,对传承约决心,亦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在文化的流动与传承中,我们不妨摒弃躁动沉淀自我,静心感受每一笔流动心间的墨香。
2. 打 开 窗
云卷云舒,水墨的清香萦浇在身旁,微风轻拂,思绪又陷入那朵朵兰花旁的小院。
幼时的我,喜欢躺在院中的大摇椅上,一边摇晃,一边欣赏爷爷的画作。浓淡相宜的墨色,枝繁叶茂的大树,古色古香的小巷,我总乐此不疲地看着。
轻风吹拂流云,云间是淡淡的哀愁。我望着窗外唯美的景致,又看看自己笔下毫无生机的墨兰,心情欲加烦躁。时间在笔下飞逝,钟摆的哒哒着,敲在钟壁上,也敲在我心中。
忽地,一抹熟悉的轮廓逐渐请晰,是爷爷!我搁下笔,小跑看奔向爷爷。爷爷满含皱纹的脸舒展开,笑着轻抚我的头,看着我的画,轻笑着摇摇头。
爷爷又拿起毛笔,轻蘸、提笔又顿了一下,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钟摆的哒哒声好像也慢下了脚步爷爷大手一挥,一笔一画舒展开,大气狂澜……一个"静"字跃然纸上,摄人心魄。兰花叶子也好似舒展开,阳光透过玻璃,落入笔尖,落在爷爷银白的发丝上,细碎的光散入眼中,我愣住了。
借着阳光,我看清爷爷眼中的热爱,这是对传承的理解,一笔一画中,藏着一寸一隅深沉的光。
窗外,轻云好像打翻了装满颜料的瓶子,溢出,映满了天,酿成了陀江。爷爷见我看向窗外,轻轻走到窗前,打开了窗,风儿争先恐后地飞进。
瞬间,即是永恒。
凉爽的风,将我团团包围,好似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抚干了我急躁的心。
我又拾起笔,伴着爷爷提的静字,我指尖微用力,笔尖便躺入纸面,轻提,笔尖跃起,如笔走龙蛇般在纸上跃动,笔下的画作终于生动起来,翰墨丹青间,画有了灵魂情感也随之溢出。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爷爷奖励似地给我鼓了鼓掌,笑着说:"你的画作很有灵气,我想,你终于明白文化传承的含义了。"
自那时起,我或在熹微的晨光的中掬一抹橙黄的菊花,或在刺骨的寒风中会一朵枯荷,壮阔的山川湖海,纷繁的花鸟鱼虫,在笔下颜呈现,唯不变的,是我总将窗户打成开,或温柔或大气的风,吹在脸上,我终是懂得了爷爷对我的教导。
人生路上,总有磕磕碰碰,唯有摒弃急躁,保持热忱,方能在人生中找到破茧而出的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水墨之韵,伴我前行。我愿打开窗,在静心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