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观后感

电影很长,3个小时,大量叙事讲清楚了原子弹项目的立项、研发期间、测试上线、实际应用及项目结束之后的争议等问题。

电影的内涵非常丰富,讲述的点非常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关于科学力量使用的伦理道德问题。

在开始制造原子弹之前,就有科学家质疑物理学的意义不是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科学家也不应该化身为有可能摧毁世界的使者。奥本海默的回答是如果美国不制造,纳粹德国一定会制造出来,而且很可能会比美国先制造出来,所以为了正义战胜邪恶,原子弹必须得制造。

尽管奥本海默深知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原子弹必须制造,但其实在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困扰原子弹会如何使用的问题,因为科学家无法决定原子弹的使用目的,他担心原子弹无法用于正义的目的。

这里其实在讲述科学的伦理道德问题,科学知识力量非常强大,但如果使用过程不被道德约束,那将会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比如缅北诈骗把很多心理学知识用于设计骗局。

2、科学与政治的问题。

科学一定是纯粹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如果没有追求真理的态度就不会有卓越的研究成果,所以从事科学的人多半直言不讳,但政治恰恰相反,政治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利益进行各种博弈,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不断产生虚耗的手段,所以有人说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大的阻碍!

因此,作为伟大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被指控最后发现是政治家的阴谋,这也反映了科学与政治之间的问题。

3、奥本海默的性格魅力。

跟美共有联系但仍被选为美国顶级原子弹项目的负责人,这不仅缘于他卓越的物理专业能力,还因为他冷静的头脑、一流的判断能力和谈判沟通能力,特别是他与将军的对话,每次都能自如地应对与他观点不一样的将军且最终两人对结论都很满意。

永远情绪稳定,即使因前女友自杀而崩溃时,也很快被妻子骂醒。

最重要的是他对很多事情的理解非常透彻,所以在关键时总能找到正确的人去解决问题,最精彩的莫过于他与爱因斯坦的见面。

这个电影有很多深刻的论点,值得一看甚至多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