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一聊吃这件小事~
事情的缘起是那天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长队,想要吐槽式的发一篇有“枣糕味”的推送~
看到新闻当即决定出门,完全~是因为~
记忆中的情结......
就暂且叫做“那些年,我们排队买过的枣糕”好了!依然清楚的记得甲B201的姑娘们是如何在大冬天瑟瑟冷风中冻成狗!每次都没轻没重的买!大袋小袋拎回去吃到吐!于是枣糕味陪伴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
期末刷题的日子......
上课迟到赖床起不来的日子......
毕业拍照不知道穿什么迟迟不敢出门的日子……
所以,就算依然有大叔不屑的吐槽“有什么好吃的”!依然有童鞋觉得你又去发什么神经,却依然停不下脚步想去看一看……
中国人吃的确是很讲究情结的!所以情到深处总会说,吃出了“家的味道”,总会说“人生,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吃着枣糕的我一边发呆,一边想~回忆里的人是不能去见的,那回忆里的味道呢?
我逆着时针到回忆里头参观
一圈圈回圈出不同的 情绪片段
最近一直在追奇葩说,学姐学长们也聊起来要打怀念赛。那就从辩论说起,做为后勤队长,最深刻的记忆恐怕不仅是今天的开场白多么帅气,也不仅是自由辩论如何硝烟四起,对于我们,更多的可能是拎回来的大包小包零食,庆功会上的一盘蓝莓山药,以及坐在图书馆大台阶上抱着的全家桶……
我所能想到的,回忆里的味道……
每次溜达南锣或是后海,一定要去贴满奖状的香锅烤鱼吃顿饭,去一花一朵“时间是记忆的橡皮擦”拍张照,去蝴蝶酥门前报个到……
路过民大西路,一定会去买一份“可能是全北京最好吃的蛋挞”,只是因为它代表着考完研万念俱灰,不知道何去何从哭了一路的眼泪……
每次回家乘车,一定会开始想念路边摊热气腾腾的肉包,只是因为打着石膏走不动的时候,看着亲爱的老爸走来走去,恼火自己能不能长点心……
中心街道的裹凉皮,高中学校门口的砂锅土豆粉,每到过年就开始惦记的大排档烤鸡架,陪奶奶聊天必须撒娇说太想吃芝麻焦叶儿炒蒸菜,六边形教室院外让我过敏的小浣熊,同样排大长队的鲍师傅,嚷嚷着再也不吃了的烤猪蹄,靠摆盘颜值取胜的香草香草,自称是火锅界一朵奇葩却自动开始安利的羊蝎子,带好多好朋友去吃成根据地的集天……
就这样,看似宏大的回忆,就被我们的情节划分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微小的节点,而这些节点,成为了提醒我们要时常回去看一看的小指南!
那么回去了,就能找到回忆中的味道了么?
对于最近孤独指数居高不下,开始拎着相机一个人找回忆的我!
答案当然是不能。
试过吃着同样的饭菜,听着同样的音乐!心情却不同样的糟糕到一塌糊涂!
借用一个好朋友的票圈~
“情是物似人非”!
回忆里的人是不能去见的,因为一旦去见,连回忆都没有了!
而回忆里的味道之所以,有回忆的味道是要约着回忆里的人一起去的!
那些毕业时约好要经常见面的童鞋,那些说着下次喊你回去吃好吃的的朋友……
一个个 心结 忽然间自己解出了答案
一个个 旧友 疏于联络也许已有新的伴
很多人说,朋友因为“气味相投”、“磁场相近”而聚到一起,心意相通的人不需要多费力气就能保持很好的关系。
然而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心里面想了千百回的人,一次也没有约出来过。所有可能上演的情节,只是把自己锻炼成了一名编剧。
大部分时候都在脑子里想想某些人某些事,然后回忆完,继续做着手头上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我曾惦记过对方。
就这样我们一点一点懒下去,从我们聊天,到我们点赞,到意念回复……最后淡淡的把原因归咎于,我们都太不主动,我太后知后觉,可是那然后呢……
友谊的小船还真是说翻就翻!
叹口气~say something anyway~
嘿,别在那胡说八道了!
听说园博园的花又开好了……
有一起去的嘛?约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