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孩子越来越难管了。
可是想想,我觉得管这个词就用错了。
作为一个正在努力修佛心的老师,我很珍惜自己平和安静的样子,时不时有人见到我有意无意的赞美一句:这么漂亮了!
我不知道我原来得丑到什么程度,几乎所有看到我的认识的人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呀,你现在真好看!
管它呢,就当人家真心的好了,至少听了心里会美滋滋。年轻那会顶多有人夸我有气质,现在年龄大了,混到有人夸好看了。哈哈,我才明白,所谓的好看就是静静的呆着,让自己和别人都舒服,不要在庸俗里挣扎不止,整天的一幅狰狞的面目。
梁实秋在《中年》里写中年人,幽默的语言惹得我偷笑,仔细品品又觉得挺悲哀。他说: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发现额上刻了横纹,那线条明显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莼菜描”,心想那是抬头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而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发现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素一毛不拔的人到这时候也不免要狠心地把它拔去,拔毛连茹,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但是没有用,岁月不饶人!
好在梁翁在文末帮我们找到了中年人的妙趣,那就是:要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要不然真的想躲一边为那逝去的青春大哭一场去。
所以作为一个中年女教师,我十分珍惜修来的这份心静气闲的气度。
我保持平和温暖的温度做教育。一是为了自己保持好看,二是我觉得孩子得靠育化,不是靠管理。育可以到育到心灵,管只是管到外形。
可是,青春期的小孩子就像那草原上的小马驹,哪里会让你的温柔驯服。
这不,老是来点小事事挑战我的微笑的魅力能不能保持。
我的佛系女友说,到了志界,一点火气都没有,只有乐了。还说,净心是神,没心是佛。
我乐,我没心,我努力成佛。
可是小孩子不是那虔诚的信徒,人家不管你三七二十一,该怎么调皮怎么调皮,我非常羡慕唐僧人,孙悟空再怎么捣蛋也逃不过他的紧箍咒。
好吧,咱也找找紧箍咒,偶尔也发发小脾气。我发现温柔的老师一发脾气学生特别惊奇,也还真的有震慑力。
唉,治标不治本啊!还得领着他们修心养性啊。
继续相信书籍的力量吧!
周一的班会我暂停了原来的评优评先活动。开始谈读书,果真发现太多的孩子在勤奋的阅读。
我调研了学生本学期阅读的书目,不得不说,孩子们让我感动了,每个人都在坚持着读书,但是有相当大的差异。没事,读就是好事。
语文课上,我谈的最多的是读书。今天学《下棋》,我和一个读书多的学生对话谈梁实秋。她也笑我也笑,别人看了很好奇,不知道我倆咋回事,其实我倆是想起来梁实秋幽默的话忍俊不禁了。
我用课文做例子把学生引进大师的书籍里,我解读着文字里的人生感悟让学生写作体会。我总想用文字引领他们精神的成长。
可是我也担心很多学生无法领悟我的感悟,也实在幼稚的感悟不出,更别说和我在课堂上相谈甚欢,相视而笑。我不知道这样的课堂温度是不是让每个人都舒服?其实我也真的找不到让每个人都舒服的温度,也许根本没有这样的温度。
钱学理在他的文章里说过,不可能把每个人都化育,能带好几个算几个(大意)。我也看到这样的一个句子: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找到适合它的空气和温度。
你不见教室其实就是一个田野,有的孩子已经是有一定高度的树,有的孩子才是那摇曳的小苗苗,但是自然给予大树和小苗一样多的雨露和阳光的温度,适者生存是自然的规律。
所以我觉得老师的温度要科学的选择适合适龄人的温度,不过高也不过低。那些小苗苗可能会觉得不舒服呀,没办法的事,唯一的就是快点成长自己。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说教育是春风化雨,而不是夏、秋、冬之风化雨,就是说老师的温度要不温不火,似春风般舒服而且催进生命力。
老师要保持这样的温度不容易,唯一的办法也是读书,从书中求智慧,求心静,修佛性,懂得生命的常识规律和自然的理和性,选择适合的温度。
读书可能是唯一能够让老师找到做教育温度的工具,那就读书去,何况读书对女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给精神化妆,给外貌美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