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有一片海

                                “不赶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我自己有海”

                                                                                       —陈粒

by/堆糖

和向向坐在教学楼的台阶处,凉风习习,正是傍晚,空荡荡的,附近没什么人。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或者作家,但我知道,我现在该做的事情是好好把专业学好,尽可能多考点证,可以的话,我想考研。” (傻姑娘)

“其实我也很喜欢写作,没事也喜欢写一写。我每天课满得要命,回去打码打到1点多,我想趁现在多参加些比赛,以后好就业。“(向向)

向向本是我的初中同学,高中没一起读,后又神奇般地变成了我的大学同学,或许,这便是缘分吧。

向向学的是计算机,每天的课程表排得很满,还加了一个工作室,一个星期固定几天晚上要培训,每天有固定的打码作业。

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她感到很踏实,每一天都在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

by/堆糖

而傻姑娘,也在认认真真地学习专业知识,即使知道,这并不是自己非常喜欢的。

而喜欢做的事,不一定非要大现在求得什么成绩,喜欢的事情,经常做脸上会绽放笑意,心满意足。

好好收藏着也是很好的,待该做的事做完,自然可以没有压力地做喜欢的事了。

 1.      

当初选会计专业,的确是听从了爸妈的意见。

因着当时看到的专业都不是很了解,本想选艺术专业的,无奈高中非艺术生,并不专业,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既然都不了解,不如就选一个父母喜欢的吧。毕竟,很多东西要深入地学,都是不那么有趣的。哪有学东西既舒服又轻松呢?

学了一个学期——

“会计好难啊,我想转专业。”

“刚开始有点难,后面就好了。”

学了一年,我就没有转专业的想法了。不是因为喜欢,纯粹是觉得,掌握一种技能没什么不好的,这说明可以拥有着多重身份。

但我想,喜欢和应该是可以共存的吧。

应该做的事情让人变优秀,充实和踏实并存;喜欢的事,使人如沐春风,充满希望和热情。

所以啊,做完应该做的事情后,有限的时间内,多去尝试,找到能让自己砰砰砰为之心动的事情,去感受内心深处的灵魂跳动吧。

就如同,我现在开的公众号,恨不得日更,脑子却时常向浆糊一般停滞不前。

无妨,我爱它便是。

2.

我时常跟向向说自己的专业不好玩,想写作,想投稿,想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画漫画,一起成长。

“其实我们现在这个年龄不都怀有期待,有很多想做的,但是现在又有更重要的事,做不了。”

“以后加油”

“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

“我有好多证想去考”

“潜水证、海豚训练师证、导游证”

同傻姑娘,向向似乎也有很想做的事,不过方向跟我可能不太一样。潜水证、海豚训练师证、导游证可都是不同的领域。

“你知道彭于宴嘛?”

“每拍一部戏,就学会一项技能。”

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技能有:海豚训练师、冲浪、手语、体操、泰拳、巴西柔术、锁技、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专业自行车手。

名字已不再是他的名片,而是标签。

我想,他拥有初生的婴儿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初心,喜欢探索各种新鲜事物。

同时,他还拥有一个清醒且强大的灵魂,放低自己的位置,“没什么才华”,不给自己留退路,拼命坚持,成就巨人般的自律。

如同,儿时,我们总想变成蜘蛛侠保护世界,变成武功高手李小龙为国争光,甚至梦想上天入地变成超人消灭坏人,有很多似乎奇怪又合理的梦想。

那时候的我们,有很多的梦,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想去体验不同人物的生活,会疼,会受伤,但精彩又快乐。

喜欢就会去试试,摔倒了就爬起来,实在不行就憨憨地说一句“大不了就不做李小龙咯”。

我们相信自己既可以成为蜘蛛侠,也可以成为李小龙,因为爸爸妈妈说“只要你乖,脚踏实地,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善良,纯朴,也肯拿着积木一步步研究着最好看的搭法,即便要耗费一下午的时间。

3.

不止小孩子有做梦的能力,大人也有,只是走着走着摔太多次了,怕了,惭惭地忘记自己也有闪闪发光的梦。

我曾经下定决心,不再碰文字,但那天,做作业,我一直在想它,特别难受,隐隐作痛,舍不得,割不下。

甚至觉得以后快乐会远离我。

既然这样,索性什么都不想,做就好了,享受耕耘的快乐。

偶尔,享受享受小孩子的简单吧,莫在未开始时问成果,只需要去享受它带来的快乐便可。

“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

“但无论什么时候”

“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最后,附上一张上色失败的海绵宝宝。

喜欢我记得来找我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