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 美酒飘香,风来红萸黄菊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 · 习俗

登高

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为什么要登高呢?有下面两种说法:

一是古人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所以才衍变为人们在这一天登高望远、躲避不详、以求长寿的节日习俗。

二是重阳时节,五谷丰登,秋收已经结束,老百姓进入农闲时期,人们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活动,又称为“小秋收”,后来也逐渐演化为登高望远的节日习俗。


赏菊并饮菊花酒

农历九月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文人墨客,喜欢摘新鲜菊花泡酒饮,他们称这样的饮为“露饮”“落英饮”


佩 茱 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吃重阳糕

重阳节的代表性节日食品,就是重阳糕。重阳糕,最初是庆祝粮食丰收、大家欢喜品尝新鲜粮食的意思,后来演变成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

由于“高”与“糕”谐音,所以人们就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希望吃了重阳糕之后,能够步步高升,甚至还可以祛病健身。

重阳节同时还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人们把“九九重阳”作为节日,也有期望生命长久之意,所以百姓要聚会饮酒:“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重阳 · 安康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在这个人共菊花醉的佳节

总有一怀思念悄然盈满

在这个节日里

赏一片枫叶红

品一块重阳糕

饮一杯菊花酒


祝家中长辈身体健康

祝在外游子一切顺利

佳节喜逢长久日

愿君如意长安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摘一篇,来自《节日之书》,以下为书中摘录的原文。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人的重阳节。 关于这一节日的源头,可...
    园多尔阅读 587评论 0 0
  • 在《易经》中,“六”为阴,“九”为阳,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称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吉日,很早即以此为节日。古...
    琴棋书画APP阅读 681评论 0 0
  •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
    闲兮屋阅读 801评论 0 0
  •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
    5525曾健阅读 559评论 0 3
  •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每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呢?古代留下来的风俗在我们后代慢慢远去...
    王泽华wzh阅读 4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