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一个极度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这是我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文章,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才逐渐在自己身上认清的一个事实。
最近,我常常对自己讲一句话:“所有避不开的针锋相对里,我独爱柔和的你”。
不是只有针尖对麦芒的激烈争吵才叫针锋相对,意见分歧时冷暴力下的沉默不语也是针锋相对,甚至,我们在生活中与周围人事物之间看似波澜不惊的表面下,那种暗流涌动的三观不同也是针锋相对。
针锋相对,可以是激烈的,也可以是温和的。
但在这一切的针锋相对里,我独爱柔和的自己。
02
前两天在网上闲逛,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夫妻俩之间的一件趣事。
妻子特别能赚钱,而且比丈夫赚的还多,但同时她也很喜欢买买买,尤其爱买包包。
有一天,她下班回来,丈夫跟她说:“我今天请了几个师傅,给家里做了一个衣柜,我把散落在家里的衣服包包全部整理好放在柜子里了,全部打好标签啦。”
妻子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居然有这么多的东西,包包就多达40个左右。
丈夫什么痘没说,但妻子心里就觉得自己以后要节制消费,不能冲动的买买买了。
在这个案例里,很明显,丈夫希望妻子不要乱花钱。但丈夫得做法很柔和。
试想一下,如果丈夫带着怒气跟妻子说:“你就不能少买一点儿嘛?家里那么多东西,你还一直买买买,你用的完嘛?”
这样就很可能激怒妻子,被回击:“我自己赚钱自己花,碍着你什么事儿了?我花你1分钱了嘛?我赚得比你多,我想买什么买什么,轮得着你管我啊?”
如果这样对话下去,一场家庭争吵一触即发。
但丈夫这种特别柔和的方式,让妻子自己觉得应该节制消费了,将一场家庭争吵消于无形。
丈夫希望妻子不要随便买买买,妻子偏爱买买买,这看似有些针锋相对的事实,借着丈夫柔和的姿态,便悄无声息的圆满解决了。
不是别人的生活没有针锋相对,而是别人用柔和的方式化解了而已。
03
有一个写文字的小姐姐我很喜欢,她总能用温润的文字给人莫名的力量。
她结婚两年多了,丈夫会比较爱干净、爱整洁,家里东西总是要物归原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感觉,略有强迫症。
但小姐姐生活习惯比较随意,不会特别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两人看似都没有错,但这样对立的生活习惯便是一种无形中的针锋相对,免不了磕磕绊绊。
结婚最初那一年,小姐姐每天下班后回到家,都会下意识的小心翼翼,怕弄乱丈夫的东西,但一个人的习惯很难一下子转换过来的。
有一次,小姐姐坐在沙发上换鞋子,丈夫就在一旁碎碎念,说她坐坏了东西。
小姐姐特别火大,直接把背后那袋薯片狠狠的摔在地上:“不就是一袋薯片吗?我是不是还没一袋薯片重要?”
一场争吵拉开序幕······
婚姻是一场修行,因为慈悲,所以怜悯。
两周年的时候,小姐姐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在经历了婚姻头一年的相爱相杀之后,我渐渐明白---我们因为对彼此的感情没有信心,因为无法度定对反多个心意,才会用激烈的破坏方式,想要寻求爱、理解和关注,却把对方退出去好远。因为共同经历了一些曲折沉浮,彼此笃定家庭重于一切,我们开始变得松弛柔软,并且不吝于陪伴。”
当小姐姐放下原生家庭带来的“自我”的执念时,她开始用柔和的姿态来化解生活中的针锋相对,学会松弛柔软的去爱。
0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也不例外。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讲的,我是一个极度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因为乐观,所以很少有外界的事情能伤害到我,我总是往最好的方向去走;但因为悲观,我也很容易顾影自怜,永远做好最坏的打算。
乐观的我和悲观的我共存于我体内,我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做事逻辑和价值体系。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总有自己的心理策略去消化它,去抵挡它。
很多时候,我不受伤,是因为我根本会给别人伤害我的机会。当事情开始往不太好的方向发展时,我总能敏锐的察觉到这种危险,然后迅速抽身而退。
这时候的我,永远是去弱化内心感受,只用理智去对外界作出反应,给自己最冷静的判断。
但悲观的我,却总会放大自己内心的感受,在危机处理结束后,再独自花好久的时间去逐渐消化它,抚平每一个细节带给我的消耗。
这样矛盾又对立的性格特点,彼此吞噬,也彼此互补,此消彼长,带我在这个扑朔迷离的世间蜿蜒前行,却容易把我困在针锋相对的危局里。
有时候,不是别人让我过不去,而是我自己无法让自己过去。理智会不断的提醒我:不必为不值得的人事物消耗自己!
朋友对我说:“你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啊,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安全啊,跑到别人的世界里容易受伤害。
但生活是很好的老师,教会我刚强,亦教会我柔软。
那些看似无法和解的针锋相对里,惟有柔和的姿态才能去化解。
在柔和的姿态里,用理解消除差异,让拥抱取代争吵,这是善待他人,亦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