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姑子又来我们家了,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她们来的时候我和婆婆正在厨房包饺子(本来在看孩子,但是看到在厨房忙碌了一早上的婆婆端了个凳子进了厨房,所以我想她可能因为早上做完饭又接着准备中午吃饺子要用的食材,所以站的太久可能腰不舒服或者腿疼了,所以我把孩子交给老公,然后去帮婆婆,希望把这些活快点干完,大家也都能休息一会。)然后她一直没有进厨房,更没有问需不需要帮忙之类的话,我回头看了好几次,她有时在跟孩子玩,有时蜷坐在沙发上看手机。
吃完午饭,大家午睡醒来之后孩子们都在客厅玩。大姑子家的儿子比我家孩子能大一点。所以我家孩子无论玩什么东西他都要从手里抢,我家孩子因为小,所以总是抢不过,然后就哇哇哭。每次都是这样,然后大姑子也不去引导孩子怎么做,只是告诉孩子别抢。多次这种行为之后,他又来抢我家孩子手里的玩具,然后我就告诉他:“这是弟弟的玩具,等弟弟玩完之后你在玩可以吗?或者你问弟弟能不能让你先玩一会,但是你不能这样直接抢,你这样是不对的”。我话音刚落大姑子就不高兴了,
她说:“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就是喜欢抢玩具”
我说:“所以你要告诉他怎么做”
大姑子:“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个阶段,我家孩子在和那谁谁谁玩的时候他比我家孩子大,他也总抢我家孩子的玩具”
我说:“孩子这么做是不对的,我就见过楼下两个孩子因为一个玩具打起来的”
大姑子:“孩子没有什么想法,其实很多想法都是大人强加进去的,他们现在还小,等到他们长大一点他们自然就知道了”
我说:“现在你不去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等到他长大了,你在想改变他,那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我的情绪有点激动,为什么孩子做的不对,但家长却还能这么理直气壮,我们停止了争论。
六点大家吃过晚饭,孩子们又在一起玩,她的孩子依然总是抢我孩子手里的东西,我也只能尽可能的让我家孩子离他远一点。那会他孩子在他跟前坐在沙发上玩,右手拿着益达口香糖盒子,我家孩子跑过去站在旁边看,当时我也在跟前,我没有看见我家孩子动他手里的任何东西,但是他就用手里的口香糖盒子砸我孩子的头,我家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幸亏我们在场及时制止。我很心痛,虽然是玩,但我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受伤害,我很自责,自己在场竟也没有保护好他。
晚上八点,大姑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我开始回想今天发生的事,反思自己今天的行为。对于今天我们争辩的那件事,下面是我的一些想。
孩子抢别人玩具,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行为是对是错,我认为那是不对的。孩子为什么要抢别人玩具,,,因为他想玩,,,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玩玩具的权利,,,所以他可能会用很直接且不太恰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孩子的想法很简单,接近一张白纸,但孩子也是人,他也是动物,我们人类在远古的时候如果想得到一个东西那就是简单粗暴的去抢,去占有,因为当时生存的大环境就是那样,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最大的就是想办法生存下去,活着。所以我们人类进化至今身上多多少少还是保留了一些原始人的特性,就像我们的智齿一样,虽然现在的人类已经不需要它了,但他有时候依然会长出来。。。。。好像扯的有点远了)孩子太小还不知道是非对错,所以就需要我们大人的正确引导,当他抢别人玩具时你可以很有爱的跟他说:“宝贝,这是某某的玩具,如果你想玩你要经过某某的同意,你可以这样对玩具的主人说:“你的玩具能借给我玩一下吗?或者我能不能跟你一起玩你的玩具?”大人千万不能发现问题了不去引导,却还理所当然的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如果大人总是对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那么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他会认为想得到什么东西就应该去抢。也许你的孩子总是遇到比自己小的孩子,所以他总是能抢到,但谁能保证他一辈子遇到的都是比自己弱小的人呢,万一遇到比自己强大的人,抢不到了,打起来了怎么办?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枪响之后没有谁会是真正的赢家,所以他们如果真的打起来了,难道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就能一点也不受伤?所以你再想想,早期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低,还是无视孩子的错误等孩子遇上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或者碰壁后再明白这些正确的道理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低?并且有时候时间久了,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大人再想去让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