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freshman,至今入学不过两个月有余,但是在这短短的七十几天里,我默默的观察着这里的每一个人,试图从他们的深藏的灵魂中窥探出一些相似的东西,同时也为了证实一位大三学长对我的“告诫”。他曾在我入学之前向我灌输着这所大学的靡乱和不堪,告诫我远离这一类人云云。殊不知他在我心里早已成了这类人之一。
但是我这个人不甚热情,不甚阿谀拍马;亦不甚无情,不甚冷眼相待,;而是默默疏离,淡出无关紧要之人的视线。与直截了当的决断相较,像我如此的扭捏与病态的婉转,或许是不为大多数人认可,甚至会遭到鄙夷的。但是这是本真的我的一部分。天生感性多余理性,后天的环境造就了我过于考虑他人感受的性格,同时还有高中语文老师教会我的“中正允和”。
还是回归正题,讲讲我为时不长的大学生活。
宿舍生活
不夸张的讲,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没有住过学校的宿舍。在此之前,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女生宿舍关系差的言论,还有一些骇人听闻的舍友杀人案件等等。这一开始就让我有一种退缩的心理。然而,结果还是不可逃避的。带着惴惴不安和一丝期许,在父母的陪伴下,到了报到这一天。
宿舍里,我们宿舍的五朵小花都躲在自己的空间里做着自己的事情。父母长辈们闲聊着,收拾着自家孩子的生活用品。除了一位室友,兀自整理着,没有父母的帮衬。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看到这一幕肯定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这个小孩子多勤快,她父母都不用操心……”可这样的言论总是会打击着我的自尊心。就像小时候家长拿着成绩单将自己和隔壁家小孩做比较一样。这让我对那位室友缺失了一丝好感。
当然,我不可否认她的能力。她的确是一个十分负责和有条理的人,能够恰到好处的处理人际关系。我对她唯独不赞赏的一点就是虚荣吧。一边做着海外代购穿着潮牌名牌,却又一边领着贫困助学金。我不是嫉妒,也不是仇富,更何况这是一种虚假的富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当代大学的普遍现象还是贫困生审核与考察的宽松,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因为这和我对贫困生的理解是相悖的。我当然没有权力也没有精力去呵责这样的同学,这毕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只是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指出其中的不妥罢了。
每一天,踩着迟到边缘的点开始起床、洗漱。分享着一天中的趣事,分享着各自的美食。有时讨论一下微积分的题目「真的只是“有时”」;或是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我知道,宿舍生活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小矛盾大矛盾不一。就像昨晚,舍友A和舍友B关灯睡觉了,而当时并未到熄灯时间。舍友C于是爬上床开了手机的手电筒学习。舍友B「也是我们寝室的寝室长」开始抱怨C的灯光影响了她睡眠,质问她为什么不装床帘。于是她们俩就装床帘的事吵了良久。B在寝室群里做说客,反而被当做了不怀好意。
其实我内心是很想帮助缓和一下俩人之间的关系的。但是我这个人不善言辞,而且我过于自尊,害怕别人将我的好意当做廉价品一样不屑一顾。是的,我没有勇气。这件事发生以后,我不敢和她们之间的任何一个人说话,生怕另一个以为我们拉帮结派的开始孤立她。
杨绛翻译过《生与死》中的句子:“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我是一个自利的人,但我并不自私。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先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我不争不抢,一切靠自己和他人自愿的帮助。过着为一些人诟病的佛系生活,但我乐在其中。
接下来谈谈学习
一条咸鱼的学习生活
emmmm……说到学习,我就想到微积分,想到微积分我就脑壳疼,脑壳疼就怕会挂科。本以为高考结束我这辈子就和数学彻底绝缘了,然而大学课表出来的那一天,我的幻想破灭了。我这条数学咸鱼注定要在微积分的海洋里翻不过身了。不过庆幸的是,我还没有挂科(因为还没有考过),很喜欢微积分教授的认真和负责。我最近也一直在深夜暗推。
大学是真的很自由呀,可以充分地自己的想法,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空余时间。一包QQ糖便足以撑过两个多小时的思修课,一档娱乐节目也可以度过我们眼中的“水课”。最喜欢各门课程上的课堂讨论环节,总有一些想法清奇的同学发表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言论,感谢这些同学带来的快乐。
为什么说是模糊的幸福呢?
大学的我们脱离了父母的约束,体验着更高层次的自由。没有了外界过多的干预和管束,我们自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但其实这种幸福感只是一种自我的慰藉。它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它不能给我们真实的切身感受。它只是我们这些咸鱼大学生庸庸碌碌之时,还能给自己找到的、继续去庸庸碌碌的借口而已。如果幸福是虚妄,那我便宁愿不相信世界上有幸福。然而现如今这种模糊的幸福,正在渐渐地消磨着我们继续努力的念头,正在禁锢着我们安于现状,正在将我们一步一步的推向深渊。我想,是时候该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