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课程”这么一个新颖的词汇让我陌生且我又好奇。我迫不及待想了解全课程是什么?对当代教育有什么不一样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也很期待与松湖二小的同事们一起学习。重返校园、集体学习、集体生活……让毕业后北漂三年的我心存激动。
8点半与来自全国各地学习全课程的老师们相聚松湖一小,聆听李振村(村长)的讲座。刚开始最拨动心弦的不是讲座的精彩而是村长带着鲁国韵味的话音。听到的瞬间我有了一丝好感,因为我的第二故乡在山东。随着熟悉的语音,渐渐地我被带入到村长精彩的讲座。我听着听着便发现了村长是一位有着国际视野和深度,且带有点幽默感的教育家。
村长分享了整形改变抑郁,博尔特的有力动作等案例,以及具身认知的实验和小学一年级阅读时+动作的语文实验分析,让我深知不仅仅大脑控制身体,身体同时制约和影响着大脑。也让我感受到了身体里的微妙的小技巧对我们能有如此大的作用。这对我触动很大,刷新了我的认知。在全课程里朗读的讲座里更是发现了这个原理,一句话运用不同的节奏、重音、停顿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其实我们的书法学亦是如此。写书法时,需要调动全身心地运用不同的节奏、力量、时间……才能书写出具有的神韵的,有“筋、血骨、肉”的作品。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这就说明了一个事物的存在都具有运动,书法也是一样。因为有了运动这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整体。
近些年我在北京一直从事书法艺术研习,我想把这些切身的体会和心得与众师友交流。可能也是我遇见了“全课程”让书法有种邂逅感,也让我满怀激动。以下我就对书法的学习一些思考:
写字真的可以修生养性吗?我想说的是写字未必可以修生养性,反而还会给人带来浮躁的心情。比如说握笔的姿势、坐姿以及训练方法的不正确都会变成浮躁。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我们在写字的时候,只在字“上”做功夫而没有关注字“里”,我认为这就仅仅是一个字而已。在写字的时候,我们很想把字写好,于是一遍一遍地重复。因为追求完美是人的本性。这种情况下身心都是紧张的。当人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都会使劲用力,从而抓笔一定是紧的,抓笔紧张会导致手指、手腕无法灵活运动。这个时候的书写只有单一的平移,字是笔画和笔画拼凑出来的,从而书写没有动作的连贯性,写出来的是一个没有活力且僵硬的汉字。(下图大家去做一做有什么不一样)
此时,坚持的书写是在消耗身体的力量,久之则精力乏且身心不集中,因为只有身体参与在写字,但身心却在游离物外。真正的书法学习应该是轻松的且具有动作性的,这样才能让字变得更加灵动,所以说书法的学习应该是和全课程所倡导的全脑、全身的在学习是一样的。它必须是心、手、脑的完全统一,它必须做到心无杂念,手指手腕的灵活运动才能调动大脑,使大脑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就能来完成一个具有完整性的单字或许整个篇章。
通过对全课程的了解,它是集教育、生活、生命为一体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孩子的自身发展能够得到更充分,孩子越有可能发现自我认识,从而找到自信。在艺术学科的学习特别注重这一点,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对事物有自己的审美力和认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