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山月记》里的悟净出世,里面有很多可以代入自己的地方。不得不说作家的作用就是能把人内心的想法用最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并进行概括。看完这节,我最大的感受是四个字—少想多做。
悟净取经之前在流沙河底苦苦寻找世界的根源、人生的答案,为此他遍访名士。可最后也没有人能解开他心中的困惑,听得越多反而让他迷失自我,他的头脑思绪更加混乱。直到遇见南海观世音见他日日为此苦恼为他指点迷津,让他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虽然此时他也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但他终于有事可做,总比之前好很多。
为了寻找自我,人生答案陷入苦恼的悟净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这其中包括我。我们的头脑中总是有许多“为什么”,面对人生之事,我们总会犹豫,踌躇。我们会问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做了有什么用。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有一天,我们感到做什么事好像都没有意义。这时候我们冷眼地观察着周围的人,对于他们的一些举动,我们甚至满目怀疑,却不知可叹的是我们自己。
悟空无知无识,却诚信无疑,智慧果断。我想如果我们总是犹豫、踌躇、畏畏缩缩,就很难干好一件事情。人生不应该想得太多,只想不做,这样的人很容易抱怨,忧愁甚至消极。人生要把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做好这阶段该做的事。人的一生也许本来就没有意义,如果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去热爱拥抱生活,也许就能创造自己的价值。所谓多想无益。
忘了是在哪本书里面看见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我们都应该热烈迎接生活,不能因为自己胆怯就不去结交新朋友和接触新事情。我们接受教育,就是为了通晓道理,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然我们就是白白读这许多书,到头来只是多了自怨自艾、唉声叹气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