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七
客观动因——即逻辑动因,符合客观条件下的自然规律,社会风俗,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主观动因——小说人物的主观心理动因,须符合人物性格和所处的环境,虽有其逻辑关系,但是偶然性也比较大,是适合于作者发挥的地方。
内在动因——不明显表现于客观,也不存在于人物的主观心理之中。简单来说可以叫“潜意识动因”,这种动因不仅小说人物自己没意识到,且粗看小说的读者也不易发现。往往充满了宿命论的悲剧色彩,体现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层认识。
总结这三点动因,可以用下象棋譬喻:
客观动因即一目了然,人人皆知的定则,譬如马走日,相飞田,显而易见。
主观动因即观棋者暂时不能理解,隐藏于下棋者心中的棋路。
内在动因即棋理,下棋者和观棋者皆有技艺高低,性情急缓,思维聪愚之分。但棋路万变跳不出棋理,所有人都遵循着棋理。提炼出一个作者心中的棋理,即他对人性和生活的认知观念,就能大致预见他笔下小说人物的行动和命运走向。
唯物辩证法统治下的文学单纯强调客观动因,强调社会规律性和阶级划分,但这种科学方法成为文学的单一的内在运行逻辑时,文学便失去其可爱之处。相反,现在许多读者过分强调人物的心理活动,认为这是表现小说人物动因的关键。殊不知因为教育,所处时代,家庭,性格等的局限,一个人并不能充分认识自己做一件事的动机。因此他的心理活动就不能作为标准答案来解释他的行为,只能是作为参考,而更深层的内在动因需要读者自己纵观全篇,深入体察之后才能提炼出来。
20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