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广泛共鸣:“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虽然是一句台词,却深得很多人的认同。
作为一名老师,在参加很多培训和课程之后,也通常会有类似的困惑:学了很多东西,当时课堂上听懂了,可是课后也没有怎么用上,隔一段时间就都忘了。为什么新知识总是记不住,用不上?是我的学习方式不对吗?还是学以致用的策略有问题?需要做什么来保证学习成效呢?
一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足球巨星c罗,在每次训练期间都会反复练习一个新动作,新动作练上几百次,就成了熟练的老动作,正式比赛时的技术自然而然就会有提高。长此以往,大量的新动作都通过反复练习,内化成了自己的技术,c罗成为足球巨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所以,在我们读书,读文章、或者参加培训过程当中,碰到让自己有启发性的知识时,应该将这些信息和知识所传授的思维方式或者操作技巧,大量反复的运用到自己工作、学习、思考、生活的过程中。等到这些被重复大量的练习了很多次,它就成为了我们实际技能的一部分。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的反复过程,肯定可以熟练的学以致用,个人的成长速度也会很快。
具体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是如此。大部分孩子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老师教过我学习和读书的技巧,规律和方法了,我也很愿意学,可是我依然写不好字,单词不会读,题不会做,语法知识不会运用。所以部分孩子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来帮助孩子提升各方面的学习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能力呢?不仅要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孩子们,同时要带领和引导他们反复的“习”,将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内化,成为个人的能力。例如:质疑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读书能力等。具体到英语学科。从大的方面来看,英语学习分为五大块:听说读写译。每一块内容的学习,都可以通过反复的“习”来巩固和掌握。相信这整个“习”的过程,会帮助孩子们打下重要的基本功。
上学期间学过关于“复利效应”的数学公式。最简单的关于复利的应用便是在存钱的过程中。今年存1万元,每年收益5%,利率利存30 年,我就发财了。不过大多数人可能存到第二第三年就发现,怎么才这么一点钱啊,没啥效果,可能就放弃了。其实现在来看,关于复利还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影响复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执行次数。所以,对于学习的重难点知识,保证足够有效的“习”的次数,复利的效应就能发挥出来。复利效应在前期的时候是不太明显,所以刚开始,很可能花很多精力做的事情,成效却不大。但是坚信:只要在有效正确的前提下,“习”的次数足够,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教会孩子们“学”的同时,带领和引导“习”也非常重要。我们要在计划好整个教学内容的同时,规划并执行整个教学阶段要对所学内容“习”的次数和效果。尽力帮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