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里不可或缺,不管你对旅行如何看待,大体如此。
自十年前第一次开车自驾作短途旅行,感觉那才像那么回事,后悔怎么不早做如此决定?说来也不容易,旅行需要时间,需放弃手头工作而不管回来后如何面对苛刻的客户;当然,旅行还需要钱。钱可多可少,看怎么用,近点便宜远点就贵;吃住好点多用,总之看菜吃饭。很多人为了出多少钱,怎么出,由谁出,而让旅行停滞不前,一两年下来完全耽误 ,终成遗憾。因此,过于精算未必好事。
只有作真正的旅行,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才知道天南海北东低西高,自然界是多么地精妙和神秘;人对于自然又是多么渺小!
旅行不光看景摄片,回来整理了写点游记,然后往哪儿一发了事。实质上旅行的内容多而广,也复杂。如能在旅行中把诸般因素归纳起来得到个大概的轮廓,也是了不起的工程。你至少不太可能实现预习了各种旅行知识再作旅行,那得等两三年甚至更长,不行!所以只有边旅边学边学边悟,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同一地每次去应有不同的感受。
抓紧时间旅行是永远正确的,不然在几年以后或者等你有空前往,眼前的原始景色会变得面目全非使你追悔莫及,尤其在这个喜欢到处开发肆意破坏自然资源的国度。说句题外话:建筑业盛极必衰,旅游业也是如此。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违反经济规律而不产生报复性灾难。话说回来:事什么时候干完?你什么时候有空啊?
其实,旅行的方法有很多。没有固定模式。每个人经历不一样,学识、理念、起点不同,会有不同感受。只要你认为你合适贵在坚持就行。旅行也没用固定目标,那一个个的站点,这些事先不确定,碰上了就碰上了,谁遇见了就是谁的菜。当然,旅游不同于旅行,两个概念:旅游是被观景、被购物、被撵来撵去、被吃饭、被加购门票......
旅行使你体现一种综合人生,走没人走过的路线才属上佳,可以看别人看不到的稀缺景色。误打误撞往往比精心设计来得快意,旅行也使人冲动,也许你会在现场大喊大叫,亦可能手舞足蹈,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容易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激发出来。这就有机会发现和平时不一样的自己,吃惊地觉得你放佛回到了无虑的童年。
你要觉得工作压力大,就去旅行吧;你要觉得身体欠佳,就去旅行吧;去旅行,忘掉你的烦心事!如果一个成年人还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旅行,那么他的人生就有点苍白。
工作太忙不怕,必须作适当旅行,你要把旅行当作生活必需,要肯放弃一些名利上的东西;家庭的拖累不怕,或孩子学业或老人需要照料,孩子你帮不上忙,千万别像看坏蛋似的看住孩子,一直看护着长大的孩子即使到了大学也会马上放纵犹如江河决堤;老人只要不住医院,请个临时保姆或者拜托兄弟姐妹,轮流看护而不必事必躬亲。引用雨果的一段话: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只有旅行才会增加见识拓展视野:有可能碰巧做一次长途旅行能完全颠覆你的固有思维,至少可以修复思维漏洞。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什么叫高纯度阳光、原始状态、湛蓝天空、山里人家;什么叫沟壑纵横、丹霞地貌、水墨江南、什么叫真空里的乡民,什么叫贫穷落后;才懂得渔民晚上撒网早上收网,鱼才能卖得出去,固有的权威也可能出错;才知道什么叫高速堵车、沙漠绿洲、辽阔草原、信马由缰、军事要塞、高原反应.......
旅行是良师益友,能把短暂的生命延续得更长更宽;旅行是健身运动,能将贫弱的身子练就成健康体魄;通过旅行你会将一个个疑惑解开,如饮醍醐成为常态。生活不是为了旅行,但旅行一定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通过长时间旅行,觉得那些挖空心思争权夺利是多么地可笑,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出卖灵魂之人形同猥亵。
只有旅行中你才会体会出自己真属于自己,自由自在是多么可贵!辽阔天空属于你,秀丽山川属于你,你会觉得你是那山顶的松,漂浮的云,翱翔的鹰,欢畅的鱼;你会觉得你这辈子没有白活,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美好,曾经丢失的信念又回来......
你对着高山呼喊:你们争去吧,名利场的红男绿女们,我有山足矣;你对大海呼喊:仕途上的贪官污吏,我有海足矣!
纵观我国山川地理:东线已无净空,西线净为高原,北部沙化堪忧,南国沟壑纵横……若于华中丘陵之侧,做个空山布衣,得二厘菜地,掘半分方塘,盖三间木屋,塘边栽几棵桂花香樟,闲来观蚂蚁上树,忽然有朋自远方来,纹枰论道、塘边垂钓?读百本书听千张牒,行万里路摄万张片,沾沾自喜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