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为发烧而生,我们为感动人心而生。”“我愿意赔钱,也不让米粉失望。”“年轻人的第一台车,21.59万起!”
雷军说话,总是那么“真诚”。一口湖北口音,笑容憨厚,像极了邻家大哥。他不是老板,是“雷总”;他不卖货,是“还愿”。
可时间久了,人们才发现他画的饼,太香;落地的饭,太凉。
从手机到汽车,从小米到“大生态”,雷军的演讲一场比一场燃,但用户的信任,却一场比一场薄。不是大家变了,是小米的“人设”撑不住了。
先说手机。
当年“1999元干翻国际品牌”,确实让无数人第一次用上高性能国产机。可如今,小米17系列改名、参数玩文字游戏、广告小字藏猫腻,消费者一算:这哪是性价比?这是文字陷阱。
连充电器都缩水,还美其名曰“环保”。别人环保是减包装,你环保是减配置,谁信?
更别提那些“实验室数据”当卖点的宣传,“全球最快充电”“拍照超越苹果”“性能碾压友商”……发布会听着热血,到手一用:宣传是5G,实际是2G体验。
这不是技术不行,是太会吹了。明明产品力在进步,却总要用夸张话术去“拔高”,结果一有风吹草动,舆论反噬加倍。
再到小米汽车。
SU7一出,雷军再次封神。“纽北赛道干掉保时捷”“智能驾驶领先三年”“全栈自研”……一套组合拳打得人眼花缭乱,仿佛中国车企的“救世主”来了。
可车一上路,问题来了。
安徽撞车、成都起火,最致命的是:人还在车里,门打不开。这不是个别现象,是设计缺陷的致命隐患。
可雷军呢?不回应、不解释、不召回,反而在大会上呼吁“抵制黑公关”“别黑小米”。
你一边享受“顶流车企”的热度,一边骂用户“被水军带节奏”?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雷军总说自己“被黑得最惨”,可问题是,谁让你成了靶子?是你自己把小米架在“神坛”上的。
你说“为年轻人造车”,年轻人就真信了,掏光积蓄下单;你说“安全第一”,结果连最基本的逃生机制都没有。
这不是黑,是信任的崩塌。你用“情怀”换订单,就得用“责任”来还债。别一出事就甩锅“水军”,好像全世界都在针对你。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在网上,而在你的实验室、你的测试场、你的用户反馈系统里。
更讽刺的是,小米一边喊“抵制网络乱象”,一边被曝出早年就有“官方水军”传统。
新员工注册账号、统一话术、占领评论区……这些事早有曝光。如今雷军装清高,说要“文明讨论”,可当初煽动舆论的,不也是你?
流量你吃了,骂声你却想躲?这不叫“被黑”,这叫“报应”。
雷军的“人设”,曾经是小米最值钱的资产。他不像传统老板高高在上,而是“和用户做朋友”“听劝”“接地气”。
可人设一旦崩了,反噬更狠。
因为你不是普通公司,你是“雷总神话”的缔造者。用户信的不是小米,是雷军这个人。一旦这个人不再真诚,整个品牌就成了“骗子”。
现在的小米,缺的不是技术,是诚实。缺的不是营销,是担当。别再用“生态”“AI”“未来”当遮羞布。用户要的很简单:手机别虚标,汽车能开门,出事敢认错。
雷军,你可以继续画饼。
但请记住:画得太大,风一吹,就碎了。人设太假,事一出,就塌了。别再扯那些“感动人心”的事了,先把车门,给老百姓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