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现在,看病难,看病贵,不敢生病,似乎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而在这样的局势和情境下引发出的又是一些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国家在社保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局势虽得以缓解,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贫富差距如此过大的今天,于是便出现了富人看得起,穷人看不起的尴尬局面。
曾听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朋友的女儿因为突发紧急情况,急需找寻一种药材,而这种在市场上的“廉价药品”最终他已高出成本的百倍价格才买到了它,而期间买这种“天价药”的过程就像漫漫长征路,最终在网上散布消息和广发朋友圈中才得以找到。
于是问题的出现便引人深思。一方面,从药品供给端看,一些廉价药招标价格过于低廉,导致药品企业利润微薄,更无法让利给医院、医生、销售人员等中间流通环节,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同时,由于有些药品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生产成本增加,而廉价药价格并非同比例上调,导致“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从需求端看,目前仍有一些医院以药养医,导致一些医生开处方时“只开贵的、不开对的”,同时医药销售人员也对推销廉价药了无兴趣。此语境下,廉价药供求链条断裂便成家常便饭。
这样的案例几经我脑子追寻,就连平常的乡镇医务所的药品也贵的离奇,这点,我深有感触。
前不久,一名麻醉科医生因为黑白班连上几天便猝死在医院的事件,引发各相关群体和媒体朋友的热议,他在连续长时间工作的感慨中发到还活着真好。
是的,活着,真好,只是在这样泛泛而谈的舆论现象背后,过不了多久,又有几个人会记得这令人悲痛的局面,又有多少人会切实行动解决这种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二是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医疗诊所如何掌控的问题。大到城市小及县城和村落。
人的意欲是不断膨胀的。我很喜欢《心术》中刘晨曦医生说的一句话:“我是干医生的,知道这个职业有多主观,也就是说,我们在用专业知识扮演着上帝,你要保证自己别有魔鬼之手。”当代社会,在如此功熏利益的前提下,秉持和操守的医生道德观还有多少,愤然一想,这是人性的悲哀。
宏观调控,操盘手,政府,市场……各种消费热线和管理经营层出不穷,可是当我们真正需要的时候,又有多少工作人员能够搭理我们平头老百姓。中国是一个物质大国,物产丰饶,而生活在这个人口大爆炸时期,没有人敢停下步履匆匆的脚步。
一些细小问题的出现可能还不值一提,甚至还有点微不足道,可是当星星之火足以达到燎原的趋势真得还会放浪于形骸之中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每个人都需要进步,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需其达到保障,而这靠的是国家制度不断的完善,法制不断加强。
活在当下确实是一个可以让人觉得较为踏实可行的一种处世态度,但是如果我们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心灵真正可言的话语却得不到大脑真实的反馈,直到事情发生在自己或者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得以解决时,才发现根本原自所谓的不在乎。它就像一颗隐形的定时炸弹,事情发展到某种程度时便会一触即发。着实不想看到这种局面的发生,也不想因为媒体的大力炒作而让社会问题变得更充满舆论化。
国家的发展靠大家,社会的安定靠的是制度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全面布局,方便可行,稳中求进,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