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学季,从慌乱中开始,在懵懂中坚定,由无知里富有。
其实也不慌不忙,除了心潮澎湃的自豪,除了终于梦圆归岸的离奇感,便是决心从这里出发的笃定和从容。
故事里总有一个主角,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设计者和讲述者,抛开躯壳,让灵魂去呼唤去回应,直到找到那个必然的存在。
有时候,悲伤的心情容易塑造动人的文字,而喜悦祥和却无法用文字表达。
那么,就让乱七八糟的心绪带出关于生命的故事。
2
毕业十年,有六年的时间在荒废,三年的时间在流浪,在最后一年的末尾,终于看清了家的方向,好在有家可回!
这像极了英雄的整个历程,启程-启发-回归。我想,我虽不是英雄,我没有拯救世人的超能力,但我有一颗热血的寻求发展的情结;我虽不是英雄,我没有英雄般奇妙的旅程,但我的生命长河流淌着不断加持的源动力。正是它,赋予我转变的契机,以及对远方不懈的探索。
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拥有更好的未来,相信一定在你我的心里,野蛮生长着....
3
命运总是掩藏在琐碎的日常里,只有当深刻的变动来临时,你才能一窥究竟。
回顾起来,在有生的记忆力,我经历了几次转变?
那一年,我将迎来我的第二个宝宝,怀着对大宝的愧疚,我决定回归,回到孩子身边。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笃定自己的选择。
从城市迁移到县城,从此我过上了全职的18个月。
在这漫长的带娃模式里,痛苦彷徨,焦虑恐惧,有时候哭着哭着忘记了疼,有时疼着疼着忘记了哭......
但终究找到了一线生机。
我开始写一直在听,每日写,睡前写,喜马拉雅总在间隙里。常常在深夜徜徉在文字的空间里,一有机会就让耳朵浸泡在有声书的感染之下,那份宁静致远那份耳鬓厮磨支撑着我从黑暗走到心灵深处......
第二次,我再一次放弃了工作,过上了近10个月的飘旅生涯。
其实我没有漂泊在外,之所以说是飘旅,是因为我觉得我就是一朵飘着的白云,随时被风吹散,随时隐没在人间的天空。并且带着羁旅的不安定,小心翼翼地活在人群之外。
那段岁月,在唾沫里我假装听不见,因为我不舍得把这赚来的时间用来应付没用的嘲讽和劝诫。
那段岁月,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我居然可以光明正大地理直气壮地活在阳光底下。
我靠着一个月20本书的输入,及三十万字的输出;靠着和孩子一起读书读诗的热情,及世界唯我独尊的傲气,走到了今天......
第三次,就在今天,我很明确自己的方向。从迷茫中走来,不记得如何变得笃定,只知道现在的自己,可以做成任何一件事。
4
一路走来,小步前进,水到渠成,进步总在不经意间。
心理学家陈海贤说:
真正的进步不是焦虑地自我怀疑,而是平静地自我接纳;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的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是那么着急,我们默默耕种,耐心等待着它开花结果,相信成长会自认而然地发生。
十年后的今天,貌似一个故事的结束,其实这才是开始,真正的开始!
5
关于开始,关于所有跟开始有关的不安,我也想引用这个故事: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去化缘。他们走了很远的路,回到山脚下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小和尚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顶,担忧地问老和尚:“师父,天这么黑,路这么远,还有悬崖峭壁、飞鸟走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山上的庙里呢?”
老和尚淡淡地说:“看脚下。”
不用担心我们会因此走不远。
脚下的路,延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