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后,再来回忆撒哈拉的故事,记忆已经不那么连续,只剩下山谷的城堡酒店、沙漠的繁星银河、撒哈拉的紫色晨曦……
2019年10月2日
清早,我们一行四人从马拉喀什出发,还没出城,就被导航带进了麦地那老城。在Google Map上,很难看出一条路的宽度,你也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能不能通车,甚至有些单行线在Google Map上也不会被标注,在马拉喀什老城区,这个现象尤为严重。
一旦开进了麦地那,真的是『骑虎难下』,想要倒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开,还必须特别注意两侧坐在地上乞讨的阿拉伯人。人在紧张和慌乱下容易出错,明明知道带路的小哥肯定收费,但我们还是『不小心』接受了,因为在那个时刻,带路小哥就如『英雄』一般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都指望着他解救我们于水火。
两个小哥骑着摩托车,带着我们冲出了麦地那,然后停在路边,开始向我们要钱。此时此刻,『英雄』变成了『魔鬼』,居然还要跟我们按人头收费,说车里4个人,每个人给50块(大概是这个价格)。想钱想疯了吧?如果我们是一辆大巴车,你们岂不是发财了?!他们根本不听我们解释『We are a car,we are not four people』,最后忘了付了多少钱,才把他们打发走。
汽车开出了马拉喀什,一路向东行驶。除了一个相对壮观的峡谷外,整个上午,我们都是在车上度过的。山路十八弯,付老师还晕了车。
下午2点多,我们终于到达第一个目的地,位于瓦尔扎扎特附近的阿伊特本哈杜村,这里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在进村之前,我们找了一家中餐厅,看着菜单上差不多50元人民币一盘的西红柿炒鸡蛋,我们决定多吃几碗米饭,毕竟米饭免费,尽管这里的米饭并不是很好。摩洛哥的整体物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宜,尤其是景区附近,比较坑爹。
前往阿伊特本哈杜村的路上,遇到了2个来自深圳的女孩,他们叫了一个当地的柏柏尔人作为向导带路,我们决定一起结伴前行,还能彼此分担向导费。但实际上,可能并不需要向导,整个阿伊特本哈杜村并不是很大,沿着主路向上攀爬即可。
离开阿伊特本哈杜村,继续前行,差不多傍晚时刻,我们抵达了达德斯峡谷。时间刚刚好,正好赶上夕阳,随便怎么拍都特别美。如果我们再晚10分钟,可能就会错过这番美景,人生很多时候真的需要运气。
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尽管累了一整天,但夜宿的山谷城堡酒店十分惊艳。整个酒店建在山上,从山脚向上『盘』在山腰间,层层向上,错落有致。晚饭我们选择了酒店提供的法式大餐,价格虽然有些贵,味道也没有那么特别美味,但重在感觉!前菜、主菜、点心,一道一道,娓娓道来,特别专业,而且也很有情调。
整个酒店除了我们4个中国人,几乎都是欧美人。房间布置得也很有情调,居然还有壁炉!尽管是夏季,但毕竟位于山谷之间,早晚还是比较凉的。
2019年10月3日
特别喜欢摩洛哥的早餐,各种各样的饼,还有各种各样的果酱、奶酪、蜂蜜,平时不爱吃西餐的我,也吃得很过瘾。今天我开车,所以特别多吃了一些。
整个上午,我们几乎都在寻找『托德拉绿洲』,在Google Map/Baidu Map上换了各种关键词,都搜不到这个地方,只是在某些游记中有所提到,最后我们决定放弃它,直接前往托德拉峡谷。
而在前往托德拉峡谷的路上,看到一处观景台聚集了不少人,面前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我们才恍然发现,这不就是绿洲么?!真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离开绿洲后,我们很快就到了托德拉峡谷,这是真正的峡谷,虽然不少汽车堵住了狭窄的道路,但两侧的山崖巨石还是足够震撼。离开峡谷,我们随便找了个饭馆,吃了两个塔吉锅,算是勉强填饱肚子,继续赶路。下午几乎全部行驶在沙漠戈壁上,一路疾驰,几次都开过了130km/h,很爽很过瘾。
幸亏我开得快,终于在傍晚前,赶到了梅尔祖卡小镇。小镇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远远就能看到壮观的撒哈拉,这里几乎是进入沙漠的必经之路。
不要说『不能骑骆驼』,这里的骆驼不是宠物,是真正的交通工具,『沙漠之舟』在这里并非浪得虚名,想要进入沙漠就必须依靠它们。我们四个人骑着四只骆驼,开始走入撒哈拉沙漠,沙丘并不平整,一会上坡,一会下坡,骆驼很高大,下坡时会有很强的向前的冲力,向导小哥喊着『Two Hands』,一边让我们双手抓牢,一边还学着我们的叫喊『我的妈呀』,惟妙惟肖。
除了『我的妈呀』,阿拉伯小哥还会说『六六六』,而且说得特别溜。在一处高大的山丘上,我们从骆驼上下来,一边『玩沙子』,一边欣赏撒哈拉的落日。环顾四周,除了沙丘就是沙丘,身后的梅尔祖卡镇早已失去了踪影,前方的撒哈拉沙漠永无尽头。
欣赏完撒哈拉的夕阳,我们继续向前,天已经越来越黑,而我们也终于到达了撒哈拉沙漠中的帐篷营地。营地虽然位于撒哈拉沙漠之中,但其实仅仅是边缘地带,距离梅尔祖卡镇可能也就几公里远,而距离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还非常之远。
要知道,整个撒哈拉沙漠有90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赶上整个中国的面积。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去过的珠峰大本营,尽管海拔已经5200米,但距离真正的珠峰还很遥远。
我们订的帐篷营地是那种豪华型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条件确实还不错,有水有电,尽管我并不知道这里的水和电是如何运输传递过来。整个营地只有8个帐篷,而当天晚上除了我们两个帐篷外,还有两个美国中年男人,他们是兄弟。
在营地吃过晚餐后,我们来到营地外面,面对着篝火,听阿拉伯人敲击乐器,演唱阿拉伯歌曲,还跳起了舞蹈。可惜只有6个游客,有些冷场,有些尴尬,并不能尽兴。
篝火熄灭后,抬起头,除了满天繁星外,居然还看到了银河。上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大概是在零下42℃的北极村。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突然间想起了这首歌,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还会不会唱这首歌,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这个场景。
可惜,我的手机拍不出星空和银河。付老师还特意安装了一个星座app,想要对照app去寻找天上的星座。而我,只想把这份美好,静静装在心里。
2019年10月4日
第二天,很庆幸自己能够早起,在沙漠日出之前,看到美轮美奂的晨曦,在沙漠的映射下,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紫色,短暂而美好。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沙漠,相比于几年前去过的鸣沙山,撒哈拉沙漠才能算是真正的沙漠。连绵的沙丘,迈一步退两步,『不进则退』的道理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够努力就永远爬不上去。爬山不算什么,爬『沙丘』才更高级,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里格外适用。
地理课上,我们第一次听说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而很多人第二次听说撒哈拉沙漠,则是通过三毛的小说。
在遥远的七年前,我第一次读三毛,读的就是『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记忆最深的除了沙漠生活的苦,还有荷西与三毛在沙漠中的浪漫,以及爱。有多少人也想如他们一般,倚剑走天涯。
而如今,真正走进撒哈拉沙漠之后,再去回味这本书,则有另一番感觉。三毛的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真』,她和她的故事,似乎一直逼迫我们反复问自己:我们的生活,究竟该为谁而活?我们现在过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
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擅长拍人物,也不是很擅长拍近景。但当拍照的背景是撒哈拉沙漠的时候,这一切都不重要,只要保持真诚,只要做自己,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每一张都是大片。
拍完照,和付老师坐在沙丘上,望着四周一望无际的沙漠,我在想,无论你多么脚踏实地,无论当时留下了多么深刻的脚印,一阵风沙过后也会化为乌有。
在沙漠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要怎样的努力才能在世界上留下自己微不足道的印迹,才能让世界知道我来过。而这一切真的重要么?
为什么每次响起那首『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都会让人格外激动,为什么每次当我们读到那些如三毛一样『流浪天涯,万水千山走遍』的故事时都会格外羡慕,因为那是无数人心向往之的的梦想和追求啊。
我们这代人,活得是多么的虚假,又是多么的缺少自由啊。
而至少,在那个时刻,我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