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别人陷入尴尬,是一个人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美国心里学家Danil.Goleman在《情书》一书中写到:“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

所谓让人舒服,就是说话做事时会照顾他人感受。

在看《妻子的浪漫旅行》时,应采儿说程莉莎的一段,让人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不舒服,甚至有点气愤。

初见程莉莎,应采儿就说程莉莎的发型不好,睡衣老气。后面又跟谢娜吐槽笑程莉莎“脸僵”,笑和哭分辨不出来......

根本就不顾程莉莎的感受。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记得刚上班那会,有一次跟几个老员工一起去布置会场,小张上班好几年了,没有对象,单位李姐比较热心就跟小樊说:“我记得你们是一起上班的,现在你已经结婚了,有合适的了给小张介绍介绍。”

这本来也没什么,可是小樊的回答,让大家很打脸,她斜着头,半眯着眼,用一种很鄙夷的眼神看着小张,还用一只手抓住小张的丝巾说:“你看她的打扮,让我怎么介绍啊?”最后还来了个耸肩、摊手无奈的表情。临了还来一句,我这人就是说话比较直,别往心里去啊!

能不往心里去吗?当众那么说人家,你说你不介绍就不介绍吧,还说那么难听的话。

其实这种人吧,他们也知道这样会让别人不舒服,会伤人,但他们还经常这样,毫无顾忌的当面评判别人的穿着、发型、打扮。公开场合训别人,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还美其名曰,我这人就只耿直,你别见外哈。

只能说这种人说话做事,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曲解了耿直,还拿耿直当伤人的替罪羊。很想问问这些自诩耿直的人,给你一堆这样耿直的朋友你要不要?

耿直不是这样表现的,如果你真的觉得别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者说被人的穿衣打扮不符合个人气质,可以私下提建议,没必要这样做,让大家都尴尬。

以耿直之名,伤害他人,卖弄自己,实不可取。

仓央嘉措说“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与人交往、公众场合,举止言行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对被人的尊重和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是一种教养。

说话做事让人舒服,是在说话做事之前,为别人考虑过了,是心中装有他人的表现。这种人能察觉身边人的尴尬,并悄悄的化解这种尴尬,和这样的人交往能让人如沐春风。

李健在做评委时,有个选手自我介绍时很不好意思的说:“我是个活动歌手”。

李建问:“什么是活动歌手?”

哈林回答说:就是大楼开幕和剪彩时候去唱歌的歌手。

李健听后连忙说:“哦,和我们也差不多

李建肯定想到选手本来就不好意思介绍自己的工作,他这一问让对方更加紧张了。赶紧悄无声息的去化解,简单的一句话,将选手和自己拉到一个层次上,让选手不再紧张、自卑。

王宝强在《鲁豫有约》上,提到他和刘德华的一次偶遇。

那是在王宝强刚进影视行业不久,一次他出席某个电影奖项的颁奖典礼。

席间,王宝强去洗手间,洗手时,第一次用感应水龙头的他,使劲按了几下水龙头,发现还是没有出水!

这时,刘德华走过来,将王宝强的手拖到水龙头下,水就出来了,王宝强很感动,记在心里。

刘德华却从没向别人说起过。

谁都有这样第一次的经历,谁都有初次尝试时不懂的尴尬。

能够像包容自己一样,包容别人的认识盲区,照顾别人的感受,对别人的不自在感同身受,这是善良,也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查理德菲尔说:所谓从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

没有人喜欢被人当众评判自己的穿着、打扮等,即便自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

没有人喜欢跟总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在一起,与让人感觉不舒服的人交往,就会觉得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

与让人舒服的人交往,会让人觉得身心愉悦,轻松自在。

演员黄渤说:最高的情商,就是不让人陷入尴尬。

其实,让人不陷入尴尬,也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

有人说:让人舒服最高境界,是无我。

所谓无我,便是任何事情,他都会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在心底能够为别人考虑。

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如玉一般温润沉稳,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愿你我都能成为一个给让别人如沐春风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