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寒气袭人,雾霭蒙蒙,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至到。作为北方人,提起冬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饺子,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包饺子,迎接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而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讲究,打小就被长辈们深深地印刻在脑子里。
《小王子》中狐狸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无处不在的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而中国人向来是注重仪式感的。老妈昨天去菜市场早早买好了包饺子的羊肉、大葱,回来告诉我市场的韭菜都快被抢空了,大家都在为冬至的这顿饺子忙碌着,饺子在热气腾腾的锅里翻腾,围炉温酒,团聚闲话,生活的疲惫似乎也烟消云散。皮薄馅大、鲜美多汁,好吃的饺子,入口浓厚富有嚼劲,溢出来的美味,悠长甘美,咬上一口,整个世界仿佛也变得温暖明亮。
每一顿饺子,都是一个团圆的记号,这些记号串联起来,成为岁月中最暖心的记忆。
上大学每次去学校前,母亲都会精心为我包一顿饺子,祝福我一路平平安安;
父亲每次吃饺子的时候,喜欢喝上两三杯白酒,嘴里念叨着:“饺子酒,饺子酒,越喝越有”;
杨先生第一次来我家吃饭,老妈包了几大盘,吃的他腰肥肚圆,手撑着肚子走不动道;
每年除夕,调馅、和面、擀皮、包饺子,合家欢聚、喜气洋洋。
时光流转,这些人生中美好暖心的时刻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编制了生命的光环,赐予了我们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长。
公元804年的大唐王朝,虽已盛世不再,但冬至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也很热闹,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热闹的景象。而宦游在外的白居易,却在这一天独自一人窝在邯郸的一座驿站里,守着枯灯孤影熬过漫漫长夜。
他想到京城的朋友们,此刻该聚在一起饮酒对诗了吧;家中的父母,也该因为缺了自己而郁郁寡欢。千愁万绪涌上心头,白居易研墨铺纸,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一千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能够透过文字感受到彼时彼地白居易的孤独与寂寞。而交通、通讯、网络空前发达的今天,看似团圆比起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来得容易。可也正是因为这份触手可得的便利,才使我们轻视了离别的重量,忽略了团圆的意义。
你有多久没陪父母好好吃一顿饭了?
有多久没有对你的爱人认真地说一声:“我爱你”?
有多久没有拿起电话,和老友聊聊近况、话话家常?
请暂时放下生活的忙碌,握住这个最短的白天,给亲近的人送上一份最长的思念吧。
给父母一个关心的问候,给爱人一个热烈的拥抱,给朋友一份真诚的祝福……
如果有机会的话,和爱的人一起吃一顿饺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团圆。
冬至到,幸福到。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暖春不会来临,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