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名诗流传了千年,不仅朗朗上口,且后两句道出了东坡先生的一个悟性,一个道理。这个道理的通常解释是看事物要全面的看待,不能片面。
小时候对此诗就印象深刻,现在闲来无事,重读此诗,揣摩老先生的心思,觉得有点感想,特记之。
前两句写景的,写看景的人看到的景色,那么谁是看景的人呢?想来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诗人自己在看,横竖远近高低的各种看,然后感慨,啊,真美。可这样一来有个小疑问,庐山真的是很大的一座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若真是把庐山来来回回的看个遍,以当时的交通状况,至少也要半个月吧?但创作的背景是,苏轼的贬所改迁,赴汝州经九江时,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既然是路过,便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游玩,所以,也不太可能这么仔细的来来回回的欣赏这庐山的真面目了。
第二种可能的是,诗人自己、其他游人,还有本地人。外地过来游山玩水的人一定会去问当地人如何游玩,若是能请到一位向导便更好了。被咨询的当地人也一定会滔滔不绝的讲述那些出了名的风景,该走哪条路到达哪些风景,要这样走看这些,那样走看那些,走这条容易点,走那条累人一点,这条路近,那条路远,而具体怎么游玩还是要看诗人想怎么走。而在路上,他也一定会遇见其他的游人,搭讪几句,便可知哪些是别样的风景,哪些是乏味的,哪些又是非名胜而胜似名胜的。。。就这样,各种各样的信息汇总在诗人的脑海中,再加上最后诗人的亲身经历,看一看他选择的风景去验证,果然还真的是有那么多样美丽的庐山风景呢。于是乎,他相信他人所言的那些他无法到达的风景是真的,真的是不同的,别样的,“远近高低各不同”也。
所以,诗人并没有完全的把庐山玩了个遍,可能只玩了为数不多的风景,心里有点遗憾,可突然又有了点好奇,那么真正的庐山真面目是怎样的呢?这个好奇又不由的引起了诗人的思考,为什么我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呢?怎样我才可以看到整个庐山的风景呢?这一思考,便有了后面流传千年的诗句。
从后两句诗句看,诗人思考的结果是,我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的原因是因为我待在这庐山山里面。那么,照这个逻辑推,如果我要看见庐山真面目,就必须人在山外往山里看。但是,怎么能做到从山外往山里看呢?诗人的确不知道,因为他不知道后世有了直升机,大概1小时就可以把庐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看个遍了,再外加卫星图,海拔图,那各种的不同就更一清二楚了。
七绝,嘎然而止。咀嚼一番,其实诗人只是指出了“当局者迷”这个结论,而“旁观者清”是读者自己加上去的,是推导出来的。大概,诗人也不知道当局者该如何从迷走到清,他提不出什么方法才会这么写,亦或许,这就是诗的魅力,意境!点到即止,让如我般读诗的人抓耳挠腮的去猜,去好奇,去体会,然后欣喜,然后觉得甚是有趣,就好像菩提老祖在猴子的脑袋上拍了三下,猴子你自己去体会吧。
好了,对于最后两句,现在我有另一个推导,即我看不见庐山真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那么,如果我身处山外,往山里看,是否就真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了吗?抑或是,如果我要看清庐山真面目,那是否在山外看看就可以了呢?换句话说,“从山外往山里看”是“看清庐山真面目”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当然是必要条件。
假设”看清庐山真面目“等于”看清复杂的事实“,那么不仅要”远看“,即外部宏观的去看,还要”近看“,即内部微观的去看,二者缺一不可。历史上的发生的客观事件,不仅需要旁人,即旁观者(们),的记述作证,最好还有事件本人,即当局者(们),的亲口确认,这样才会无限的接近事情真相。所以,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不仅要走遍每条庐山的山路,欣赏每棵花草,摸摸每块岩石,然后再坐上直升机,远远的绕山而观。。。其实,这样也不能完全的看清全部的庐山真面目,只能是无限的接近全部,因为”全面“这个词是做不到的,不存在的。比如,你能确定每块岩石后面不是一个大大的天然溶洞吗?
忽然想到一个话题:老外看中国,怎么都是那些个刻板的印象呢?老外谈论中国,往往也是抓住了一些事情来戴帽子,原因就在于老外只在中国之外看中国,虽有一些客观性,但他们并没有到中国的内部去设身处地的体会,看法就不免的片面。那两个美女主播之间的隔空谈话,最后也是这个结果,中国美女请美国美女到中国一游,真实的看看这块土地上的人与发生的事。
这继续又让我想起另一个问题,如果我是当局者,那我肯定就是迷的那位,那我怎么能够变成清呢?换位思考,换成旁观者去思考。哎,这实在太难了。改变别人本来就是件很难的事情,而要改变自己更是难上加难。要不,那块著名的墓碑为何要这么写?”如果我先改变了自己,或许世界也改变了,谁知道呢?“
话又说回来,其实,庐山的风景是如此的美妙,已经足够让你流连忘返,而你为何又要去看那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你听别人说还有更多的风景,更美的风景,你的欲望,你的好奇让你要想去一探究竟,全部拥有是多么美妙的感觉,但,美妙的感觉也只是你的感觉而已。万一庐山的真面目是丑陋的呢?
有时,残缺的,也是美的,就好比这诗的意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