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气,为什么不明说?》:嘴上说没事,其实心里犯嘀咕

原创公众号:三姐爱读书

在生活中,你的身边有没有遇到“老好人”?

“老好人”给人的印象总是高情商,处事圆滑,从来不会生气,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然而,很多时候,明明他们都已经生气了,却口头上说没事,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表面上,看起来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内心里,双方很显然都怀着强烈的不满。

01

在《你生气,为什么不明说?》这本书中,美国知名婚姻家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安德烈娅·勃兰特说道:“‘被动攻击’是一种心理应对机制,当人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或害怕爆发冲突时,就会以这种表面和气却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诉求与隐藏的愤怒。”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明明心里很气愤,却不明说出来,而是采取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举动,比如生闷气、不予理睬、说反话、打冷战、消极不配合、摆臭脸等等时,说明这个人从心理和行动上做出了被动攻击反应。

那么,什么是“被动攻击”呢?

在书中,作者做出如下的界定:

被动攻击又称消极抵抗,或隐形攻击,是以看似没有敌意的方式来表达愤怒的一种手段。

比如,你很讨厌早起。为了叫你起床,你的家人三番两次地催促你快点起床,你却假装没听见。

等到把家人惹急了,气冲冲地想要打开你的房门时,你顿时跳起来,一边不耐烦地附和着。

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被动攻击反应。

很多时候,面对家人的唠叨,其实你都会乖乖照做,只不过在行动上拖拖拉拉,以此来表示抗议。

你想通过这种消极应对的方式来表示不满,甚至想以此来激怒家人。

02

那么,为什么你会有被动攻击的行为反应呢?

对此,作者提到,被动攻击是一种应对机制。当你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或者当你害怕招致双方的矛盾冲突或关系破裂时,这种应对机制便启动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

因而,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矛盾时,都会感到畏惧,觉得很不自在。

而畏惧与人产生摩擦或冲突的结果就是有意地忽视或掩饰彼此之间的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敢表达自己内心里的真实感受,因为你会觉得“只要意见相左就会引起冲突,而任何冲突都会危机我们的关系”。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你的心里明明不愿意,甚至已经生气了,最巴上却一直说没事,从而把自己的愤怒情绪深深地隐藏了起来。

毕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生气、愤怒的行为常常不被理解和接受。

比如,你的新房刚刚装修好,兴奋之余你想邀请朋友过来看看。

没成想,朋友带了孩子过来,孩子还小不懂事,在你那张价格不菲的新床上猛地蹦来跳去,俨然就像在玩蹦床一样。

见状,你心疼不已,继而心生怨怒,恨不能把孩子赶下来。

但是,你考虑到这是朋友家的孩子,碍于情面,不敢指出来,只好悄悄地将怒火压了下去,还不忘陪着笑脸。

03

那么,你该如何避免被动攻击行为呢?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生气不是坏事,你也不是坏人。了解并克服被动攻击行为的第一个关键,在于肯定愤怒是一种健康、正常的情绪。”

你要明白喜怒哀乐惧乃人之常情,生气是再自然不过的行为了。

当你接纳了内心的愤怒,解读愤怒背后的原因,你才能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从而才会感受到幸福和被爱。

因此,我们要避免做回避型人格。

对于回避型的人而言,他们从来不敢表达愤怒,也从来不因为愤怒而与人发生冲突。

他们的个性倾向于一味地讨好他人,只会向别人展现自己的快乐和安全,却从来不提及自己不愉快的过往或者经历。

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错觉。

殊不知,长久被积压的愤怒终有爆发的时刻,等到那时候,后果将一发不可收拾。

而对于健康型人格的人而言,她们懂得在人际关系中,爱和冲突是可以相互并存的。

尽管在生活或工作中可能会产生意见不合的情况,也可以发生激烈的争执,但是他们都是就事论事,不会针对个人。

因而,事后也能保持对彼此的信任和亲近,不会导致感情或关系的决裂。

在他们看来,大家都是奔着如何解决问题出发,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做事偏颇。

因此,对于愤怒,我们要做到正视它、接纳它,然后释放它。否则,愤怒永远不会自行消散,从而导致矛盾只会越积越深。

04

此外,要想解决好口是心非的被动攻击行为,我们还要明白一点:温和且坚定的沟通,是让彼此都满意的双赢之道

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不是单方面的,往往涉及双方当事人。

遇到问题,如果对方的做法不如人意,引发你的不满或者愤怒时,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隐忍不说,而是坦诚布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通过坦诚地沟通,你们以相互尊重、平和而清楚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的不同意见和诉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加利于问题的良性发展和解决。

当然,沟通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切记不可带指控与批评地与其说出内心的想法,而是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法,发挥同理心,主动倾听。

对于被动攻击者而言,他们很难主动开口谈及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他们害怕引发误会和冲突,更害怕失去你的信任和关爱。

俗话说得好:人心都是肉做的。这时候,如果你做到共情,凡事做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人际关系将会和谐而融洽,矛盾便无处遁形

05 写在文末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当你遇到糟心的人、事、物,感到无比生气时,不妨大胆地说出来。

正如书中所说:你生气,为什么不明说?

“不要害怕冲突,它是改善关系的机会;不再暴力沟通,精准表达不满与愤怒!”

这是解决你“口是心非”的一剂良方。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