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易安,承袭苏轼风骨的豪放巨匠,于宋代词苑中开婉约一脉的名门闺秀。出身贵族,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
她是文学史上的异数,足以与男子比肩而立。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易安十八岁,如花似锦,嫁做人妇,与赵明诚结为连理,二人情投意合,琴瑟和谐。
她曾湖上泛舟赏荷,佐以清酒。酣然妩媚,欢喜不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番鸥鹭。
她曾椅门送别,一年秋天,落木潇潇。赵明诚携友登山访古,李清照万般不舍,在一方锦帕上写下一阕《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心头,却上心头。
她也曾与赵明诚才学比试,切磋较量,又是一年重阳节。李清照寄一阕词给远游在外的丈夫。赵明诚接到这阙词,闭门数日,填了五十阙,将易安的那阙词抄杂在里头,拿去给老友陆德夫品评。
他玩诵再三道:“以为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大乐,心折夫人才学,更敬易安三分。
她的前半生,大喜。
猜书斗茶,花前月下,然而好景不长。新旧党争,赵李两家相继受到迫害。李格非被列为“元祐奸党”,被罢免官职,赶出京城。赵挺之亦在与蔡京的党争中败北。赵明诚受到牵连。
夫妇二人居住在青州,十年。宋钦宗靖康三年,金兵横行肆虐,任建康知宗的赵明诚弃城逃跑,抑郁而死。
她心灰意冷,此后便是半生颠沛流离的开始。
易安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大笔一挥,写下酣畅淋漓的《夏日绝句》。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在暗讽宋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满纸的愤怒,沉郁雄浑之气浑然天成。
元宵佳节,她在末世的繁华里静夜沉吟,大起悲意,深切不已。写下《永遇乐 元宵》,忧国忧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她写下这首《永遇乐 元宵》,忧国忧民。
寂寞的她被惊涛骇浪湮灭,易安死在柔情的江南,再也没有苦痛缠身,再也没有尘世的干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朱淑真《生查子 元夕》
自唐以来,上元节是民间最为盛大的节日,她在上元灯节等待意中人前来赴约,却形单影只,哭湿了春衫袖。
明明一年前,他们一同夏日游湖,细雨霏霏,朱淑真撒娇弄痴,趁机倒在他的怀里。
娇羞不怕人猜,和衣倒睡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她被誉为“红艳诗人”,大胆,放诞。你瞧,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
可是,上元节,离别日。父母做主,她即将嫁做人妇,不同于易安,她嫁的不是她爱的人。
易安与男的比,既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与女的比,便是——朱淑真是宋代仅次于李易安的杰出女词人。
朱淑真到底是不如易安,遇人不淑,嫁给文法小吏,婚后不久,失望的她不禁抱怨。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终究是,她不爱他。
后来,两人分居,无人可以拥抱依靠。想是,朱淑真仍旧在念着西湖畔的那个男子。她作下《谒金门》哀叹: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满纸浓愁,满纸思念,一片惨淡,触目惊心。
她是太执着的人,哪怕满身残殇,也一心要挣脱无爱的藩篱,最终抑郁的死去。
宋积贫积弱,礼教却十分森严,后人也一本正经的指责朱淑真“不贞”。朱淑真的父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恰恰是她的博学多识害了朱淑真,便将她的诗作焚烧。
到底是有人爱惜朱淑真的才华,南宋淳熙九年,魏仲恭将朱淑真的残存作品辑录,并为之作序。
序文开头这样说:“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
现今,朱淑真流传于世的诗作仅有诗集《断肠集》2卷,词集《断肠词》1卷以及《璇玑图记》。
可惜,西湖畔细雨不再,荷花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