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住在外公外婆年轻时搭建的土坯房里。在我小的时候,左邻右舍似乎住的都是用泥土做的房子。以前的日子苦,似乎是没有电的,如果有电,也是几户人家有罢了。大部分还是点蜡烛生活的。也许是那时候太小,点着烛光过日子并不稀奇。如今用蜡烛的日子变得稀少了,我却愈发想念儿时逼仄土坯房中那温暖的烛光,想念和那烛光一样温暖过我的人。
他是小村庄里一位独居的老人,住在我家隔壁,和外公外婆交情甚好。小时候村里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很少,我几乎没有同龄的玩伴。久而久之形成了喜欢到处溜达,到处串门的习惯。老爷爷家是我每个游荡时间必去的地方之一。总有人说小孩儿图新鲜,宁愿玩小虫小草,也不愿意和老辈待在一起。可就奇了怪,我们像是成为了彼此的忘年交一样,他那矮小的土坯房里,总是有我小小的身影。
也许是外公对我太严厉,老爷爷家就像我的游乐园一样,时常是东叮铃一声西当啷一下,他从不介意,随我开心。他干活我拆家,两个人都不亦乐乎。玩累了歇下来了,他就拿些花生什么的干货供我填饱肚子,每次饭点回家不愿意吃饭也甘之如饴地挨顿臭骂。遇上赶集的日子,我就守在路边拔草玩,就为了抓住赶集回来的老爷爷,期待他从布包里掏出些零嘴儿。有一次他给我带来了一个超级大的青苹果,得我两只手抱着才装得下。自从得了那个大苹果,世间所有的苹果在我看来都小了。
直到现在,二十几岁的大姑娘了,看见青苹果还直愣愣地不愿意挪开步子。童年的青苹果啊,我再也回味不起它的味道,却知道它一定是顶级的酸甜爽口啊。
近几年,土坯房不堪岁月侵蚀,倒的倒,塌的塌,外公去世多年,外婆再也守不住这小房子了。国家的政策也不再允许这样简陋的房子供人的生活起居,时代要推平它们的印记,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外婆被舅舅接走了,铲车推平了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坯房,也碾过了老爷爷那座小房子的残渣。
老爷爷的房子,早就倒了。自从我开始念小学,就鲜少回老家,听闻老爷爷去世的消息是在读初中,我从震惊中找回理智想回去看看他,妈妈用一句非亲非故堵住了我的嘴。我始终都没有记住,我和他没有血缘关系,而他真正的家人让他独自一人生活,导致他寒冬里拾柴火冻死山头。我只能唏嘘,却无权尽孝。
从前很幼稚,我时常会去看看他过世后坍塌的房子。缠绕在土墙上的南瓜苗,肆意生长,覆盖了那座小屋灰败的残骸。长大后,只敢回忆那绿意遮掩的沉静与孤独,纠葛与羁绊,缓过神来,我的忘年交已经离开很久了。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却没有我渴望的那道烛光。昏黄而又温暖,照亮那低矮破败的屋檐,照亮他弯腰添柴火的影子,照亮门前那棵灰黑干燥的木头桩子。小女孩不知疲倦地绕着它数数,老人皱着满脸的干枯,微笑着听她念念叨叨,悄悄地把好吃的摆在她面前,摸摸她的头“不怕,吃完再回去,不会挨骂的”。
我记不住你尘世的纠葛,只记得那个顶大的青苹果,还有我逃课被你护在怀里帮我求饶的宠爱。灯火通明时我想起你,而你却在时光深处不愿惊扰我。我渴望一豆烛光,在那里可以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