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罗辑思维200期,由古典主讲的《超级个体》总结笔记。
1. 引言
古典老师,是新精英职业生涯咨询的创始人
- 创办了精品网课《职场MVP》,笔者学习过;
- 著作《拆掉思维的墙》
古典一向提倡个人成长与生涯发展。个人管理的概念在美国已经较为成熟,古典在国内做的普及非常有价值。
这期节目要点可以概括为,如何以超级个体的姿态面对互联网的时代:
- 变化加剧
- 知识爆炸
- 技术升级
2. 不现实的心智模式
2.1 模仿
时代变化太快,无法瞄准一种成功模式,再逐步实现。原因:
- 时间窗口短
等你能够看到别人成功路径的时候,这条路的终点已经改变。 - 幸存者偏见
看到很多成功的“典范”,但看不到失败的案例。少数的成功可能是一种误导。
如果能够瞄准前沿的事物,尽快行动,模仿式成功也有实现的机会。实际上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存在时间差效应,如一线城市 vs 二线城市,发达国家 vs 不发达国家。
互联网行业的很多企业都是模仿美国对标企业成功的,如百度 vs google,淘宝 vs ebay,但是模仿只是起点,少数的成功者必须克服极大的困难才能建立自己的事业。
2.2 知识瘫痪
每天接受很多新的知识和信息,眼界不断提高,但无法有效的行动提升自己。原因:
- 满足与“知道”、“了解”的快感
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类信息触手可及,但仅仅知道一大堆知识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2013年,与中科大好友张永强讨论知乎的一个话题,好友指出“有见识没什么了不起”,知易行难,最可贵的是做出真正的改变。 - 信息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严格的说,没有经过重构和应用的碎片化知识,很难为我所用。我们接触的信息必然是碎片化的,但唯有经过消化和重构,植入我们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知识与行动脱节,无法创造实际的价值。
2.3 白日做梦
心存梦想,但不为梦想付出行动。如果真的有梦想,应该每天反问自己:我今天为自己的梦想做了什么?
2015下半年,笔者决定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学习理财投资。半年之内,
- 阅读十几本理财投资类书籍;
- 上了2门投资网课;
- 总结数十篇理财投资的文章;
- 配置各类财务账户;
财务自由之路还很远,但自己为之付出了努力。
积极心理学指出,沉浸于白日梦中,过于乐观的想象反而会削弱行动力,更加能以面对实际的困难。
2.4 过分追求安全感
年轻人过多追求安全和稳定,实际上错过了承受风险、博取收益的最佳时机。我们这一代人,很可能不会像父母那样,一辈子安稳在一个单位工作到老,职业生涯会面对更大的变数。
就业方面,笔者选择了土木建筑行业较为传统的设计院单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阶段性的起点,而不是终生的选择。换句话说,如果去一个单位就想待一辈子,和养老有什么区别呢?
总之,如果可以选择,不要被安全感绑架。
3. 超级个体的生存之道
3.1 超级个体
什么是超级个体呢?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前所未有的海量资源,面对喷涌而来机会,一个普通人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机缘,快速成长为一个领域的精英。用罗振宇的话说,“这是一个大时代,每个人距离历史顶点的距离都很近”。因此,个人的潜力应该以超级个体的概念来审视。
3.2 能力 vs 忠诚
个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而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世界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趋于20年。
以前的职工,进入一家企业,只要保证忠诚,或许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企业的短命意味着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重组。因此,具有迁移性的能力,是保证自身安全的护城河,而非忠诚。
质疑:在国内,国企央企的资源优势依然显著,在传统行业,国企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找个国企,混吃等死”,依然是不错的选择。真正的问题或许不在于绝对的待遇和收益,而是选择安逸而放弃的个人成长机会成本。
3.3 圈子力量
古典老师提出:圈子的力量 > 组织的力量。
这里的圈子包括:
- 朋友圈
- 同行圈
- 同业圈
- 粉丝圈
这个理论的适用性或许有待考证,但是有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一个领域牛逼的人往往聚集在一个圈子,例如两个很有影响力的圈子: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网红圈】,很早就知道吴军与和菜头,
- 2013年了解李笑来,
- 2015年了解罗振宇(罗辑思维),
- 2016年听了樊登读书会,
后来发现原来他们在同一个圈子。
古典指出:
当机会垂青于其中一个人的时候,在这个圈子中就会迅速放大,把新的利益和机会带给所有的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机会和利益总会先在核心区域扩散。找工作的时候,感触尤为深刻,不同的人找到工作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自己接触的人。笔者和女朋友在上海找工作,把握很多其他同学无法触及的机会,外因在于我们圈子中有大量的业内前辈,尤其是很有影响力的项目负责人和中层领导。
圈子的直接利益在于:
- 增加高质量,低成本的机会;
其他渠道未尝没有新的机会,只是质量和成本未必理想; - 个人价值的背书;
将价值存储在圈子中,获取同行认证。
4. 适应变局的三种能力
超级个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持续自我更新、自我迭代
- 不断生产信息、发散力量
- 不断产生链接、创造
- 自我复原
- 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节点
以上比较抽象,笔者理解:超级个体在自己的圈子中扮演一个源头节点的角色,通过生产信息、发散力量与环境良性互动,创造价值。同时,具备不断学习更新的能力,不依赖于单一的圈子,能够跨界创建新的圈子。
具体而言,要成为这样的个体,我们需要三种能力:
4.1 自我迭代
自我迭代有两个方面:
- 学习能力
- 快速学习的能力
- 终生学习的意识
- 价值观与目标
随着能力、视野的增长,目标与价值观也需要不断更新。
笔者看来,知识和能力是围绕着目标培养的,而目标是阶段性的。一种可行路径是:
- 设置阶段性的小目标;
-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升级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 达成阶段目标后再更新设定新的小目标;
此即为古典老师一直提倡的小步快跑战术。
4.2 生产、链接、传播
互联网时代,如何与环境(圈子)互动,尤其形成积极的反馈关系,这是每个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关键要点有:
- 生产信息,贡献自己的价值;
- 链接节点,构建自己的圈子;
- 传播信息,扩散自己的价值;
把个人价值存储在圈子中,价值的存储意味着有可能兑换为其他资源。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自己的价值扩散到公众领域,存储公共价值?对于知识工作者尤为重要。
笔者长期撰写大量博客文章(简书、公众号、奇迹号),一方面作为个人知识管理,一方面希望自己的知识有更大的流动性,能够传播更远,与人于己都有益处。
信息的生产依赖于个人的能力和知识背景,而信息的传播也有自己的规律:
- 合适的媒介
需要适当的平台,社交类信息更适合在微博微信发布,而生活类文章更适合在简书发布,编程技术有自己的社区(csdn),而科技类文章最适合【奇迹号】网站。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如何没有适合的风格、体裁,以及必要的逻辑和文采,那么自己生产的信息更容易淹没于信息洪流,而不会有持久的价值。 - 知识管理
大量的知识信息如何管理,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作为知识信息的生产者都不能妥善管理,如何能保证你的受众有效利用呢?
4.3 复原力
此处古典想说,在不确定的时代,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不是在一个领域直线发展,而会在不同的阶段涉及不同的领域。需要面对风险和挫折,不断复原自己的原始动力。典型例子即为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前后涉足航运、房地产、传媒、政治,前后四次破产。
笔者认为,这里的复原力更适合表述为空杯心态。毕竟特朗普那样大起大落的人生对我们参照意义有限,更具实际意义或许是:在阶段的成功之后,能够释放成就的包袱,以空杯的心态面对新的变化,在新的局面下继续进取。
5. 内功心法
除了以上的三种能力,超级个体还需要一定的内功心法,加速成长的进程。
5.1 对内:乐高式组合能力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能力。但并非不断培养新的能力,而是在原有能力基础上重组式创新。例如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职业上的工作能力有差别,但如果把科研能力分解,则有诸多模块与工作能力重合:
- 论文写作 -> 工作报告、文本写作
- 论文答辩 -> 项目汇报展示
- 导师沟通交流 -> 与技术领导沟通交流
- 课题组合作 -> 同事合作
能力模块的重构提高适应力。
5.2 对外:点击超链接
古典老师指出,人生中诸多重要事件往往不是规划的结果,机缘更多像超链接一样的偶然事件:
- 工作
- 婚姻
- 创业
无法预知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需要做的是: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对未来的机缘敞开大门。
6. 总结
如果选择相信未来会更好,那么生活值得去创造、发现。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本文用时2.5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