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呼韩邪单于去世,其子再娶王昭君
汉成皇帝把朝政完全托付给王凤
黄河决堤,尹总因失职自杀
【学以致用】
01,奸臣有两种:长君之恶与逢君之恶
谷永为了巴结王凤(汉成帝舅舅),同时又迎合汉成帝(好色),于是上奏,建议皇上不要专宠于一人,因为当时许皇后正得宠。 这相当于针对许氏家族的。
同时“不要管她是否嫁过人”,是为王凤开脱。 因为王凤把他小妾的已经结过婚的妹妹,送进后宫,正受到抨击。
这一段有几点思考:
1,长君之恶,前提是这个人本身有坏习惯,然后被人利用,加持,然后一步步走向深渊或者失败。 这个还算是小罪
2,逢君之恶,就是这个人本来没有想过要干坏事,然后被身边的人引诱着去干。 或者这个人心里想干,但没有行动,不敢,不好意思,心里还有部分良知在起作用,知道这种行为不应该,然后,有奸恶的人开始提供理由支撑,设计步骤说服,帮助他理直气壮的干。 这是真正的坏。
第二种,比第一种更坏。 这不是奸臣对皇帝的引诱,这种故事是时常发生在生活当中的。
小学生,中学生没有这种感和觉,或者内心没有树立正确的“良知”,那么身边就会出现一批的“毒友”出来
一个小表弟,刚读初一,原本成绩挺好的,现在谈恋爱,抽烟,还被抓了好几次。成绩肯定一落千丈了。
这还是跟圈子有关,跟与谁交朋友有关
身边都是抽烟喝酒的,你不有一些相同的行为,这个面子感觉不对,感觉不合群,不好意思不来一根
如果一合群,基本上是不会关注在学习上的,并且注意力开始更加分散。
年轻人都是长身体,开发智力与慧力的时候, 过早地把精气神消耗了,智力虽然达到了,但是开发慧力的元气就不够了
除非他能够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然后主动的,刻意的规避,养自身的“浩然之气”
梁冬对话徐文兵老师讲黄帝内经的时候有段话:当一个人正气很足的时候,身上有邪气的人也不敢正眼看你,或者也不会靠近你
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你给人的感觉太“正”了,喜欢玩“邪”的人,觉得与你玩起来没意思,跟你不是一个能量场。 我也有这个体验
同时,自己要对这2种“长君之恶与逢君之恶”的人,要及时抽身
2013年的时候,我入职一家小金融公司,卖股票,以及做现货白银(对金融有了解的朋友肯定知道),刚进去一个月后,就有同事(他在这行做了好几年了)约我单干。购买软件,自己打电话,做个假的模拟图, 这玩意儿就是个骗人的。 比如:别人转入1万元,每天看到的涨跌,都是后台操纵的截图,甚至,这笔钱都没有进入合规的公司账户,等到这个投资人的钱骗得差不多了,可能把系统一关,人就跑了。
有一天晚上,这个人跟我讲了这个事情后,我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天没怎么跟他交流了,第三天离职。
当时那个公司,做得好的人每月2-3万,或者5-6万的都有,那家公司虽然不是骗人的,但是那个同事跟我谈了这么个想法之后,这种公司就不用待了。
当时的想法就是,谁都喜欢钱,但是如果用骗人的方式,这辈子就白来一趟了 。其他人管不着,但管好自己就行了。后来也没有再进入金融行业。
后来想想这种行为,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
有一点是可以参考的:培养人的志向
你可以是一无所有,现在也可以是一无所有, 但是,这不意味着未来还是这样。
有些钱可以挣,但有些钱还是不能碰。比如骗、赌。
所以,首先得自己正, 第二,一旦发现别人如果有意识地来引导你走偏的时候,要能看得出来。
3,跳出别人的语言框架
论据,论证的背后,有一个观点
看这个观点背后的动机对你如何。
有些人是为你好,但,真的是这样吗?
只要花1快钱,或者12块钱,就能学会投资之道,真的可能吗?
我喜欢华为里面的一个价值观:给人的大脑定高价
同时,也认同和珅讲的一句话:用你的钱办你的事。
要获得别人脑海的智慧,出个配得上的钱,一旦确定,先给钱,不磨叽。
但,别想1快钱学别人的东西,不符合逻辑。
所以,话背后的“音”在哪,要多琢磨一下。
02,黄河决堤背后的决策与人性
管理河道的官员来汇报,说河道上游已经开始堵塞,下面只有一个出水口,如果不提前加以修治,给黄河分流,到时候决堤,将有十几个郡受灾,那个时候再来操心洪水就晚了。然后皇上派了许商去看,这个人回来说,如今国家财政困难,暂时没必要去安排这个事情。 三年后果然决堤,四个郡三十二个县受灾....
这背后反映了几个问题:
1,不听专家的。负责河道的官员,肯定是根据实际调查的
2,听非专家的论断。 许商他又不懂治理黄河。他的调查报告又会以什么为依据呢? 没看到。 但是结论有个理由, 国库没钱
3,拖延 。 这就跟很多老板拒绝学习股权激励一样,等到合伙出了问题,等到分给别人的股权收不回来,等到股份分错了,高管离职了之后才意识到这堂课要学。 可是,他不知道,合伙之初,本来明明只要花一两天时间学一下,就可以避免这些事情。
知识类的认知 ,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自然会了。可以一直用
4,侥幸心理。 一时半会儿出不了事情。
5,无意识地总想推翻别人的意见,按照我的意思办。 比如许商这样的,或者想想,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这样,又或者自己也有过这样的行为
一般自我意识强的人或许会做出这种行为,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03,事实摆在那里,但决策者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
在国家层面, 治理河道,治理黄河水患,这是国之根本的大事,关乎到民生
在企业成名,公司治理,治理结构设计,股权顶层与多层控股设计,股权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组织设计,思想价值观的定义与凝练等等,这也是企业的根基,根不好,做不大,做不长久。
如同一个人,老天爷给人的寿命是天年(120岁)
如果“根""本”没有固好,未来的折扣就有点大了。
如果把“根”“本”都固得很好,即使来个九折,也能轻轻松松108岁(茶寿)
国家大事是这样,
经营企业也是这样
经营好个人,家族,也同样如此。背后的“理”是想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