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国绿端蝉腹砚
砚修广各三寸余,受墨处微凹,底圆而凸,象蝉腹沿左边至顶,刻谢皋羽铭云:“文山攀髯之明年,叠山流寓临安,得遗砚焉。忆当日与文山象戏,谱玉碰金鼎一局,石君同在座右。铭曰:‘洮河石,碧于血,千年不死苌弘骨。’”款识“皋羽”二字。袁简斋先生贮以檀匣,而识原委于匣盖云:“乾隆丁未十二月,杭州临平渔父网得此砚于临平湖,王仲瞿居士舟过相值,知为文文山故物,以番钱廿元得之,转以见赠。余仿竹垞咏玉带生故事,为作匣,兼招诗流各赋一章。甲寅六月望日,袁枚记于小仓山房,时年七十有九。”
〔试注〕
1、文信国: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祥兴元年(1278年),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
2、绿端蝉腹砚:此砚长宽各3寸多。因受墨处微凹,砚底圆而凸,象蝉腹,故称“绿端蝉腹砚”。
文天祥柴市就义后,此砚为谢翱所得。谢翱在砚的左沿边至顶部,镌刻自撰的铭文,记述了得砚的经过,回忆了早年与文天祥弈棋的友谊,最后用春秋时周大夫苌弘被杀后,其血三年化为碧玉的传说,称颂文天祥抗元救国不畏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精神。
此砚后因战乱而失落于杭州临平镇附近河中,至清代乾隆年间为渔民所网得。诗人王仲翟闻讯前去求购,后来又将它转赠给“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袁枚宝之,为之作檀匣以贮,并赋诗以纪此事。
民国间,据说为闽人郭某所得,但至今,此砚不知去向……
3、修广:长度和宽度。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静宁州道士》:“手持小葫芦,修广仅寸许。”
4、谢皋羽:谢翱(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5、攀髯: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 黄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黄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唐·元稹《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臣职司復上,恋切攀髯,方当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惧。” 宋·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犬马未报,但虞填壑之有时;弓剑忽遗,遽叹攀髯之莫及。” 清·钱德震 《送白学士祭告孝陵及南岳》诗:“攀髯千古事,归胙百官情。”
亦作“攀龙”、“攀胡”。 晋·陶潜《命子》诗之三:“於赫 愍侯 ,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兼进追摧之道,用终克尽之仪。” 宋·欧阳修《辞覃恩转左丞表》:“国恩未报,但虞填壑以遗羞;金鼎已成,岂谓攀胡之莫及。”
6、叠山:谢枋(fāng)得,(1226-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门人私谥文节。
7、玉碰金鼎:又作“玉层金鼎”。象棋残局,相传为文天祥所创。碰,原书作“上並下足”。
8、石君:石砚雅称。
9、洮河石:产于甘肃省定西地区临洮县、岷县等地洮河畔。该石石质较优良,有赤红、墨绿、酞蓝、淡青、鹅黄等色。
洮河砚石主要以绿色为主。石质细润,发墨之良无出其右。宋·苏东坡《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
唐·柳公权《论砚》:“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宋·赵西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为贵重。绿如兰、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10、苌弘:亦作“萇宏”。人名。字叔,又称萇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萇弘被 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汉·张衡《东京赋》:“萇弘、魏舒,是廓是极。”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萇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 竇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鹃。”周伟仁《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武穆,三年化碧慟萇弘。”
11、袁简斋: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12、乾隆丁未: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13、临平: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
临平湖,最早记载的是三国时候的《吴录》,说孙权赤乌十二年(249)六月,临平湖挖出了一个宝鼎。《三国志》记载:临平湖自汉末淤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晋书·陈训传》临平湖也叫“钱塘湖”。元后逐渐堙为桑田鱼池,清初仅存小河,今全淤为平地。
14、王仲瞿居士:王昙(1760-1817)诗人清代。又名良士,字仲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当地有瓶山,因以瓶山自号。乾隆五十九年举人。会试不第,白衣终身,著有《烟霞万古楼文集》等。时人将他与常州诗人黄仲则诗合刻,题曰“乾隆二仲”。王昙与孙原湘、舒位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少时曾从喇嘛学法术,半涉游戏,传说能作“掌心雷”。王昙继妻金礼嬴,字五云,也有才华,善诗画,王昙自书对联:“妻太聪明夫太怪,人何寥落鬼何多。”
15、竹垞:清·朱彝尊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
16、咏玉带生:朱彝尊《玉带生歌并序》:玉带生,文信国所遗砚也。予见之吴下,既摹其铭而装池之,且为之歌曰:
玉带生,吾语汝:
汝产自端州,汝来自横浦。
幸免事降表,佥名谢道清,亦不识大都承旨赵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当年文墨宾,代汝一一数:
参军谁?谢皐羽;
寮佐谁?邓中甫;
弟子谁?王炎午。
独汝形躯短小,风貌朴古;
步不能趋,口不能语;
既无鹳之鹆之活眼睛,兼少犀纹彪纹好眉妩;
赖有忠信存,波涛孰敢侮?
是时丞相气尚豪,可怜一舟之外无尺土,共汝草檄飞书意良苦。
四十四字铭厥背,爱汝心坚刚不吐。
自从转战屡丧师,天之所坏不可支。
惊心柴市日,慷慨且诵临终诗,疾风蓬勃扬沙时。
传有十义士,表以石塔藏公尸。
生也亡命何所之?
或云西台上,唏发一叟涕涟洏,
手击竹如意,生时亦相随。
冬青成阴陵骨朽,百年踪迹人莫知。
会稽张思廉,逢生赋长句。
抱遗老人阁笔看,七客寮中敢吞怒?
吾今遇汝沧浪亭,漆匣初开紫衣露,
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
洗汝池上之寒泉,漂汝林端之霏雾;
俾汝畏留天地间,墨花恣洒鹅毛素。
17、诗流:指诗人。唐·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樽前失诗流,塞上得国宝。”
宋·杨万里《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诗流倡和秋虫鸣,僧房问答狮子吼。”清·袁枚《昨冬下苏松喜又得女弟子五人》诗:“从古诗流高寿少,於今闺阁读书多。”
18、甲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19、望日: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附〕
清·江之纪《文信国绿端蝉腹研歌》:
黄冠不返燕山客,柴市风霾蔽天黑。
剖将径寸夷齐心,染出一方天水碧。
故人卻聘逃临安,有叟西台击竹还。
相逢静听啼鹃哭,石君洒泪比人寒。
斜飞半角都安在,朱鸟魂归朝局改。
母妃难补女娲天,帝子谁填精卫海。
会稽山南宝气空,妖僧一炬烧云红。
六丁独抱石君去,多年稳卧冯夷宫。
老渔大笑呼君起,有似蕤宾跃池水。
清光耿耿照秋霜,错道文山犹未死。
吁嗟乎!文山到今原不死,可惜青松斲研赵承旨。
*江之纪,字石生,婺源人。诸生。有《白圭堂诗钞》。